一、我国企业管理案例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的建设起源于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教委引进的“三大”国际合作项目之一“中-美大连项目”。1980年,由美国商务部与中国教育部、经贸委,举办“袖珍MBA”培训班,并将中美合作培养MBA的项目执行基地设在大连理工大学,项目名称为“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在这个项目进行过程中,第一次系统介绍了西方工商管理教育的课程和案例教学。中美双方教师组成案例开发小组,到若干中国企业编写了首批用于教学的中国案例,并编写了《案例教学法介绍》一书和首批83篇自编的中国管理案例。此后,部分高校及管理干部培训机构开始陆续试用案例教学,全国厂长统考也开始有了案例题。1986年春,在当时的国家经委支持下,大连培训中心首次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案例培训班。1987年,大连理工大学在余凯成教授的主持下开始建设案例库,当时收集了英文案例300多篇,编译成中文的外国案例约100篇,还有少量的中国企业案例。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案例库当时的建设情况。
到今天,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已经受到国内各高校的重视,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并列为中国三大案例研究中心。
最早在国内推广案例教学法和进行案例库建设的大连理工大学,于1999年在原来案例库基础上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案例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大连理工大学案例中心已收有教学案例900多篇,覆盖工商与经济类课程24门,主编《管理案例教学研究》内部期刊21期,公开出版专辑18本推广案例教学法,共举办30多期案例教学与编写培训与研讨班。
清华大学起步也比较早,且投入的决心非常大。2001年,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教育部共同出资1000万元,建设其“中国工商管理案例库”,采取招标形式面向全国高校收购案例,付费标准远高于其他国内院校案例库,目前已出版一本收录200多个案例的案例集。
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4月,承担着“北大案例库”的建设工作。北大案例中心前身立项于1998年1月,由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和曹凤岐教授承担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重大科研项目“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该项目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以教学案例研究为对象而设立的科研项目,于2002年5月结项,得到专家组高度评价。北大案例库已建成包含A、B、C三个子库的案例库体系,目前收录案例680多篇,出版了一套涵盖多个管理学科的案例丛书和案例集共16本,出版了250个案例。
除了以上三大案例中心以外,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更是极为重视案例教学,不但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装置,固定学生座位,配有名字和照片,可以用做案例教室,而且业已成立案例发展中心,由学院支付教授采写案例的费用,鼓励教授采写和使用案例。目前,北大案例中心和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均已成为欧洲案例交流中心会员。与国外一流案例库相比,目前中国的商学院案例库建设还刚刚起步,好的本土案例的积累远远不够。目前中国的案例库在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教师参与不够、案例质量和使用度不高等问题,甚至一些案例库中的案例由于没有教师使用或者得不到及时更新而逐渐失去其实用价值。
二、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建设的意义和困难
1.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的建设的意义
西方的案例教学之所以这样普及,是因为已经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哈佛案例库也有80年的历史,形成了一个以哈佛案例库为核心,以毅伟案例库、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为补充的案例库体系。没有这样一个在学科类别、企业规模类别、企业性质类别、行业类别、区域类别、案例功能类别等齐全的案例库,则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案例教学。
中国管理案例库建设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案例,案例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
第二,国外的案例很难让学生进入情景,找到真实感。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使用国外案例存在对案例背景的理解和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使用国外案例时常常会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国外知名跨国公司的案例和大型组织、国际化问题等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中小企业案例则使学生兴趣索然。
第三,中国现在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中,这种转型期的内涵非常丰富,许多情况是外国没有的。与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数百年的市场经济历史相比,中国的市场环境还很不健全,企业常常在企业制度、治理结构和经营理念等基础方面产生问题。而国外的企业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成长,这些方面已经是基本常识,企业问题多集中在常规的经营和管理技术层面。哈佛商学院写的中国海尔集团和联想集团的案例并没有使两家企业的领导人感到满意,因为没有很好地表现企业的文化、机制和企业当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
第四,有了案例库这样的组织,就可以具有知识存储和知识管理功能,案例库可以对案例进行统一编选、制作,并对入库案例进行及时更新,使入库案例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系统性,并形成大量的企业素材积累,从而使教师和学生们可以更为方便地使用案例和企业研究。第五,案例库具有交流功能,案例库之间、案例库与商学院、培训机构间可以进行案例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扩大案例的使用范围。最后,案例库具有资源整合功能,通过组合教师、学生、企业等资源,使案例不断地得到教学检验和市场检验,从而使案例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
2.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建设的困难
案例库建设的主要困难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院校领导的认识问题;其次是经费问题,案例写作是一项耗时耗力又耗钱的工作,经费是阻碍本土案例研究与写作的一大难题;第三是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环境不健全,案例的产出得不到市场的回报;第四是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力问题,目前商学院教师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进行案例开发,缺少专业的训练,而且人数较少。案例开发的方法有待积累。案例开发是一件严谨的学术研究工作,需要先进的流程和方法;
第五是企业数据难以采集。案例的写作一定要得到企业的配合,才能保证案例的真实性,企业需要提供关于市场、销售、财务、组织结构等数据,还要接受调研人员的访谈。但是在国内,真正愿意公开自己真实情况、接受客观案例写作的企业数量还不多;最后是行业数据和竞争对手数据难以获得。
中国本土案例的数量和质量是关系到中国MBA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可以说,建设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案例库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同时有必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探索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模式。
三、建设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的导向和资源分析
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如果不能找到市场运作的模式,任何的院校或基金都不可能不断地向案例库投资,而案例库如果建到一定规模就停止了,也就成了一个不为教师和学生所用的“死库”。另外,如果没有市场需求,案例库存在的价值也就不大。
对于案例库,最重要的检验标准不是库里案例的数量、获奖状况、门类是否齐全等等,而是市场是否需要。在国外可以用案例的销售数量来检验,在中国目前环境下还不能做到,但必须找到其它市场化的方法,否则案例库难以生存和发展。
要建设好案例库,需要有五种资源:
1.精神资源:案例库的建设成功与否,首先在于其所在院校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哈佛案例库、毅伟等案例库之所以成功,首先是院方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很高。中国的案例库也只会成长于对案例教学有高度认识的院校里。另外案例库的建设还需要一批热衷于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教师,对案例库的建设有一种精神动力。还必须让案例库组织的全体成员意识到案例库建设对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使命感;案例库要成为一个良好的事业平台,使案例库人员可以在案例采写过程中得到锻炼,为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案例库建设要有明确的远景和目标,从而发挥远景和目标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2.组织资源:为了推动案例库建设,必须有一个由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坚强的组织。这个组织并不需要庞大的编制,而是一种精干的网络型结构,主要是依托商学院的丰富资源,发挥一种资源的整合作用。这些案例库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不但包括案例采写、编辑与整理,案例查询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而且需要包括其他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与媒体的日常联络、交流等工作。国内有些案例库完全依靠个别老师的推动,这样的案例库的未来发展是缺乏动力的。只有形成组织,才能持续坚定地推动案例库建设。
3.资金资源:案例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直接成本包括差旅费和劳务费。具体费用包括案例开发费用、案例储存费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各种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费用,以及外部联系费用、办公费用等。其中案例开发费用所占比例最大,主要包括差旅费、教授指导和写作人员劳务费,由于案例采写对写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因此人力成本相当高。而且,一个优秀案例需要反复修改,这也导致案例采写成本的上升。
据北大案例中心测算,一个优秀案例的成本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清华大学案例中心向全国招标的付费标准是平均下来达到了千字千元,即一个长度在1万字左右的案例需要支付作者1万元人民币。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则是将案例采写工作量计入教授的整个工作量中,统一考核付酬。可以推算,每小时讲课费数以千元计的教授采写出的案例成本不会在国内其他商学院之下。与国外著名商学院相比,本土案例1万元的开发费用并不算高。欧洲INSEAD商学院每年向教授开放的案例研究经费为平均每个案例1.5万欧元,相当于12万人民币。经费是案例库建设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除了依靠国家或学校的支持外,案例库建设还要广泛地挖掘其他一切可能的资金来源,例如获得基金组织的支持、依靠自身优势进行管理培训、咨询研究等,都是获得资金的可能途径。
4.素材资源:企业的管理实践是案例之源。中国具有全球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中国的转型市场经济跟国外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企业的发展规律、文化传统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一批批企业的成长和没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为中国的案例库建设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素材资源。但是,在中国要成功地开发管理案例必须要解决好企业合作的问题。
因此,案例库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互动,逐渐地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传播案例教学成果,在社会上营造一个重视案例教学的氛围,把企业(公关)需求和案例采写要求相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使企业感受到案例采写是一个帮助企业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有价值的过程;从而使企业认识到案例教学对中国管理教育和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赢得企业的认同和支持,使企业消除顾虑,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情况,接受客观中立的案例采写和调研。
5.市场资源: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对管理教育的庞大需求,社会公众、学生以及企业,都在管理知识学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案例库建设需要充分地考虑市场资源及市场化运做,这对中国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推广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市场是检验案例库建设成败的最终标准、市场化运作有助于解决案例库建设的资金缺口和人力资源缺口、市场化运作有助于加强商学院及教师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从商学院教师那里获得有益的建议,商学院教师通过对更多企业的研究,也可以增长企业经验,加深对企业运作的理解,从而提高案例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