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科学的战略战术是重要保障,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的政治经验、高超的政治智慧
在各种反腐败题材的影视剧中,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激烈而胶着,可谓惊心动魄。艺术作品描画的还仅仅是个案,现实中的反腐之战,是一场更全面、更广泛、也更深刻的较量。管党治党从哪里入手?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如何形成“不敢腐”、促进“不能腐”、强化“不想腐”?反腐败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也是一道考验智慧的难题。
事实上,反腐之难,堪称“世界级”。有调查显示,全球超过七成国家受腐败严重困扰。在世界性的反腐之战中,来自中国执政党的经验与智慧引人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仅去年一年,就有5.7万名党员主动向组织交待了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数字,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更让许多国外观察家赞叹与好奇:“中国反腐为什么行?”
对于今天的共产党人,从严治党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不是作秀,不是演戏,不仅需要决心和勇气,也需要手段与方法。从“打虎”“拍蝇”“猎狐”步步为营,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到烧旺党内政治生活大熔炉……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科学的战略战术是重要保障,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丰富的政治经验、高超的政治智慧。
回望4年多来的反腐进程,我们党把握住了“小”和“大”、“点”与“面”的辩证法。面对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党要管党怎么管?谈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什么从“八项规定”改作风抓起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抓八项规定,下口就要真正把那块吃进去、消化掉,不要这吃一嘴那吃一嘴,囫囵吞枣,最后都没有消化”“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中央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就这样从小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着力从作风建设这个环节突破,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让反腐败势如破竹。面对一段时间党内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状况,党中央抓住惩治这一手不放松,坚决铲除“污染源”。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法纪面前,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没有法外的“铁帽子王”,亮明了党坚决反对腐败的旗帜,表明了反腐败绝不是一句空话。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虽然可能是“微腐败”,却也可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没有敬畏之心,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无所谓,肯定是一盘散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不防微杜渐,就溃于蚁穴。”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既打“老虎”,又拍“苍蝇”,让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进程,亲历反腐实践,直接感受身边的反腐成效。把压力传导到县乡、责任落实到基层,适时把治理重点转向“不作为”。4年多来,全国共处分乡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114.3万人,处分农村党员、干部55.4万人。铲除“微腐败”,提振精气神,让很多人欢呼:真正的共产党又回来了!
回望4年多来的反腐进程,我们党把握住了“治标”与“治本”的辩证法。一方面是,全面强化党内监督,着力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如何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巡视正是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从聚焦反腐败斗争到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再到突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巡视定位越来越准确,任务越来越清晰,成果也越来越丰富:中央巡视开展了11轮,对247个地方、部门和党委的党组织进行巡视,覆盖率达到90%,并对12个省区市开展了巡视“回头看”,巡视的震慑遏制作用不断加强。
另一方面是,针对一些党员、干部丧失政治警觉性,思想麻木、政治麻痹、乱了规矩、破了底线等突出问题,坚持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四年多来,中央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近60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的1/3,纪律和规矩真正挺在了前面。从严明纪律和规矩,到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根基,治本之策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专题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监督条例,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进一步拧紧责任担当的螺丝,让党内政治生活更有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努力使党内政治生态实现根本好转。
国外一张报纸如此评价中国的反腐行动:“今天的亚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击腐败,其中最为认真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因为认真,所以付诸全力;也因为认真,所以迸发智慧。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始终保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巩固升华4年多的实践经验和制度成果,来之不易的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必将成为助推“中国号”巨轮前行的滚滚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