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散文
不忘的恩情
发布日期:2016-12-28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971   收藏(0)

    1934年,红军长征前夕,住在瑞金沙洲坝农民家的毛主席,正处在一生最落寞的时期,虽然身兼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却没有什么实权,决策红军前途命运的大事都轮不到他发言,连红军秘密撤离苏区的重大决策,可能都没让他参与。

  在瑞金中央红军驻地参观时,我关注的是毛主席在长征前夕那段没有权力、不需要操大心的“逆境”中,干的一件小事。

  当时的毛主席,除了主持苏维埃临时政府的日常工作外,还主动要求到下面调研。毛主席调研的地点是离瑞金不远的沙洲坝,一个干旱少水的地方。一天,毛主席坐在所住农家的大槐树下读书,边读书边跟过往的农民打招呼聊天。毛主席懂得跟农民交流的方法,农民不习惯太正式的交谈,你若专门上家里了解情况,可能什么都问不出来。但路上遇见时三言两语的随问随答,也许什么都了解了。毛主席就在和过往村民的随意交谈中,了解到沙洲坝人一直都在饮用涝坝污水。问怎么不挖井?答这里是干坝,挖不出水。

  毛泽东不相信沙洲坝挖不出水。他要给村民挖一口井。他把想法说给警卫员,首先得到随身警卫的支持,然后又得到当地村民的积极支持。这也是毛主席的工作方法,无论干大事小事,首先取得身边人和大多数的支持。

  挖井的地点是毛主席选的。凭毛主席深厚的乡村生活经验,他肯定能看出哪个地方可以挖出水。我在“红井”参观时,特意观察了周围环境,水井边草木葱郁,不远处有大树旺盛生长,应是有丰富的地下水源,是挖井的好地方。

  当时正值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上层正秘密筹备大撤离。这个时候毛主席却在安心地做一件给村民挖井的小事,而且真的挖出了水,他还亲自下到井底,铺石子和木炭,让水变得清澈。

  我曾想象过毛主席独自在井底铺石子木炭的情景。我有过清理水井的经历,攀着摇摇晃晃的绳子往下沉,井底黑暗阴森,仿佛下沉到一个在另一世里才会到达的地方。毛主席挖的井有五米多深,他在井底朝上仰望时,或许对井口那一小片圆圆的天空深有感触,他在之后的讲话和文稿中,几次引用“坐井观天”这个词。我不知道毛主席从黑暗的井底往上攀爬时又是怎样的心情。

  毛主席挖好这口井便随红军长征了。红军撤出瑞金后,红色根据地很快沦陷,瑞金及沙洲坝遭到血洗。井就这样隐没在荒冢乱草中。其后处在白色恐怖中的原苏区沙洲坝乡亲,也喝这口井里的水,可能也说起毛主席挖这口井的事。亲人不在了,红军长征了,只是井里的水还清澈、甘甜、旺盛。

  直到1956年,作为党和国家领袖的毛主席,派中央慰问团来瑞金慰问,当时的沙洲坝人为了迎接慰问团的到来,突然就想起毛主席当年挖的这口井了,稍微做了修整,在边上立了一块木牌“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个故事后来收到小学课本里,被全国人民所熟知。

  再后来,这个想念毛主席的标语,衍生出另外一个标语:“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成了宣传共产党和人民亲近关系的一个主打标语。我是听着这个标语长大的,到现在我还认为它是共产党最深入人心的一个好标语。

  在这个标语中,“吃水不忘挖井人”成了一个“典故”,一句人人可懂的民间俗语。它是由毛主席挖井的故事而来,忘记这个故事我们也能懂,就是一句普通的中国话,讲的是妇孺皆知的中国道理,就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样,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我们传统道德理念中最正确的道理:感恩。中国共产党虽然接受的是外来的马克思主义,但那一代老革命家骨子里是牢固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我在中国作协组织的“重走长征路”上,一路看“苏区”的标语,从博物馆展示和文史资料可以看到,苏区标语铺天盖地。那个年代,墙体标语是最直接有力的宣传,尤其是没收的地主家的高墙上,刷着红军的大幅标语。那个时期的标语,或大义凛然、或温暖贴心、或强硬震慑,皆是那个你死我活的残酷年代的真实写照。而“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共产党所有标语中最雅致、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它对共产党今天的宣传工作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2016年5月,我在毛主席当年挖的井边拍了照,还喝了一大口井水,那水依然甘甜,应该跟半个多世纪前一样。只是当年的共产党已经大不一样,她领导着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了富强。她已经是一个巨人,屹立于世界,但她仍然需要蹲下来和人民说话,就像当年毛主席坐在农家的大槐树下跟农民谈心聊天。她还需要回到源头,不忘初心,需要向自己的前辈学习如何激扬理想、表达情感、理解民意。

  毛主席在沙洲坝的干地里挖出的那眼泉,中国共产党一直饮用到今天,包括人民对那眼泉“不忘”的恩情。虽然那眼泉如今已太不起眼。早已翻身解放的人民,似乎无须再翻身。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口号,依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延续着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恩道德。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26日   24 版)刘亮程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