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队伍建设
发展空间在“心田”
发布日期:2016-11-23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1126   收藏(0)

    发展空间是监狱民警关注度最高的一个从优待警指标。监狱民警的发展空间包括行政职务升迁空间、专业职务晋升空间、技能特长发挥空间、信息获取空间、学习培训空间、工作交流空间、荣誉给力空间、兴趣爱好满足空间等等。现实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希望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一、职业空间的金字塔

   职业空间,从组织性质和体制机制上来说,有3大空间12个台阶。一是企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央企)、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自己创办企业。二是事业单位,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政部分拨款的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三是机关单位,是法定的吃“皇粮”的国家机关。

   职业金字塔,是对“3大空间12个台阶”的社会心理价值排序。从基层到顶层,共有3层12阶,其中企业单位层6个台阶,事业单位层有5个台阶,机关单位层只有1个台阶。三者的社会心理价值排序依次是企业单位是基层,事业单位是中层,行政单位是顶层。其中机关单位处于职业空间金字塔的顶层,主要由以下3方面原因决定。

   首先,由价值观的“惯性”和“主流性”决定。我国是以权力为文化价值中心的官场化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尽管进人了市场化社会,但官场化社会的价值观不仅因为惯性而涛声依旧,而且因为已是思想观念中的“不动点”而主流不断。从古代“士农工商”的职业价值排序,到今天的“千军万马”考公务员,佐证了“权力文化价值”大于“金钱文化价值”的不等式。可见,机关单位处于职业空间金字塔的顶层,有其必然性和客观性,以及历史传承性,是社会心理认知的“不动点”。

   其次,由与企业单位相比较具有的优越性决定。事业单位,尤其是企业单位,相对于机关单位来说,缺乏“安稳性”和“安逸性’。企业职工,从薪资收人到福利待遇,从升职晋级到权利保障,都由企业的制度所决定,而企业的制度都有企业的老板或者董事会说了算,所以相对而言缺乏安稳性。劳动场所、劳动纪律、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具有不确定性和不规范性,所以缺乏安逸性。我国从发展市场经济之初到如今,历届政府都强调为企业“松绑”,即便这样,社会心理对于择业的价值取向仍然是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角色。

   再次,由机关单位工作上“万事不求人”,且被万人求的特殊性决定。公务员的薪资由财政部门依法拨付的,无需去做“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这件社会生活中最难办的事。同时,另一件社会生活中最难办的事—“把自己脑袋里的思想放到别人的脑袋里去”,对公务员来说却也是一件很容易(尽管是表面的)办的事,因为相对人为了求助成功,面对被求助的公务员的思想灌输,都会首肯认同,甚至极力恭维,投其所好。可见,社会公认的生活中最难办的“两件事”,对公务员而言并不难办,即便是从事把个人或企业口袋里的钱拿到财政部门口袋里之职责的税务部门的公务员,他们代表国家征收税收,由法律做强制后盾,还有交皇粮国税天经地义的社会心理认知来支持,所以,相对于纳税人而言,他们不仅是强势群体,而且因为手中的自由裁量权,对弱势群体还可以依法作出给予照顾的决定。

   二、发展空间的有限性

   (一)时间过程的多变性:挤爆了发展空间

   空间和时间是构成大千世界的极为重要的两大因素。相对不变的空间,只要一发生时间的变化,一切都会变成矛盾。人的发展空间是在“时间过程”中实现的,所以与现实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普遍性的。人们对发展空间的认识是不同的,即使自己,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发展空间的认识也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取得了一个发展空间之后,立马又会盯上下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必然挤爆相对不变的有限的发展空间。

   (二)职业选择的无奈性:浪费了发展空间

   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中,少有初次就业即与事业结伴终生的,许多人的职业选择或许都有无奈的意味,有的是出于找一个养活自己的饭碗,有的是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有的是基于找一叶抵达理想彼岸的扁舟。这些无奈主要体现在职业与专业、事业和兴趣的分离三方面。这三个“分离”带来的后果是发展空间(社会资源)的浪费,智力资源的流失。

   职业与专业分离,对于就业者来说,是自己学而不成的无奈。尤其是新录用的监狱民警,到监狱面对的第一个心理挑战就是工作岗位与专业的分离。监狱在招录公务员的公告中,多有专业要求,少有“专业不限”。那些怀着专业对口,实现专业发展理想者,一到监狱走向工作岗位就面临“一盆冷水”—专业被“清零”,从事与专业毫无相干的罪犯教育改造的综合性工作。在监狱民警职业专业化改革尚未实施之前,离开综合性的监管改造岗位去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可能性很小,专业发展空间极其有限。这些“新生代”如果因此而离开监狱工作,放弃既得的发展空间,对社会资源造成不少的浪费。

   职业与事业分离,具有普遍性。拥有事业是相当不容易的,从人性上说,必须满足人性之“原欲”,即不为“食”而忧,不为“爱”而渴,不为“知”而愁,从生活水准上说,达到生存无忧,金钱无愁之水平。但从人的精神信仰而言,拥抱事业,实现事业,并非一定要“生活无忧”,一个人一旦有坚定的信仰和虔诚的精神,即便是个穷人也能直接拥抱事业,实现事业,为事业奋斗终生。在建立新中国的漫长过程中,无数穷人加人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就是一个个令人信服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过着无忧的生活,却跨越不了既得的职业空间,去拥抱事业,实现事业,这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的隐形浪费。

   职业与兴趣的分离。社会对职业价值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薪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以及职业的社会美誉度。既对“具体工作内容”喜欢,又感到其职业有“社会美誉度”,这是可持续的兴趣。对“具体工作内容”喜欢,而感到其职业没有“社会美誉度”,或者感到其职业有“社会美誉度”,而对“具体工作内容”不喜欢,这两种情况下的兴趣都是有缺陷的。其实,职业与兴趣的分离,是一种常态。所以,要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那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天干着自己没兴趣的事,每天重复着自己没兴趣的事,工作激情难以维持,创新创造无从谈起,这从人力资源管理上说,是一种浪费。人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兴趣,就会热心于接触和观察这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妙,创新或创造出不同一般的工作成果。如何让监狱民警在封闭的“大墙”内,在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中产生兴趣,这是坚持“一个人本核心不动点”的必然要求。

   (三)高起点的职业空间: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

   起点高,竞争大,空间少。从职业空间金字塔可以看出,一个人处于职业空间的基层,其发展空间最大,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的机会也越多,一个人处于职业空间的顶层,其发展空间已经没有了,只是会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这自豪感和优越感,久而久之,或使其成为“温水青蛙”,不思进取,慢慢地耗去青春年华;或使其成为倚老卖老,固步自封,渐渐地自以为是。当然,更多的人能将其转化为职业升华的动力和资源,或实现职业与事业的统一,或成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家里手,发挥中坚作用。

   监狱民警属于公务员序列,处于职业金字塔的顶层,已经没有职业的发展空间.监狱民瞥中,大多数人求职初衷不只是考虑物质待遇,而是更关注未来的发展空间。其实,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监狱民警是令人羡慕的,他们可以“既来之则安之”,去拥抱自己的事业。可以把握机遇,去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可以走出心理的藩篱,去激活自己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可以用严格的职业操守和突出的工作实绩,去走职务晋升的“独木桥”。总之,他们的头顶上不是“天花板”,而是“蓝天白云”,无限风光。

   三、发展空间在“心田”

   (一)职业化改革,将释放出方方面面的发展空间

   现行《公务员法》将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三大类。司法部《2011-2015年监狱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指出,“积极推进队伍革命化、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司法部已经提出了监狱人民警察职位分类管理的意见,将监狱人民警察分为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人员三大类,并要求在实践中形成刑务技术、矫正技术、习艺技术、安防技术、医疗技术等五大警务技术职务体系。五大警务技术职务体系,可以释放出多少发展空间,这是不可预料的。根据这个《意见》,建立起职务和职级并行的薪酬制度,这样,职务行政化向专业化拓展就成为现实,监狱人民替察发挥专业特长就自然而然,激发工作兴趣就有了“杠杆支点”。

   (二)教育改造三大诉求,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发展空间

   罪犯只有具备了守法意识、健康心理和生活技能这“三要素”,才能成为守法公民,刑满释放后持续做守法公民更是如此。可见,教育改造工作必需有一支法律专业、心理学专业,以及与生活技能相关专业的专门人才组成的监狱人民普察队伍。这三方面的专业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尤其是“与生活技能相关”的专业,涉及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所以,实现对罪犯教育改造的三大诉求,专业空间的开拓需要多元化,专业岗位的需求量大面广。监狱民警的职业化改革一旦实施,当下这种既是看守的角色,又是集专业之大成的角色,最终被锻炼成为一个“万金油”角色的现状必将成为历史。专业化将会使“职务晋升”这一座“独木桥”减轻压力,让更多人走向自己心仪的发展空间,并在日常工作点点滴滴的成就感中,充满幸福感。

   (三)物化的从优待警,实现“生活无忧”追求事业的发展空间

   职业化改革,可以释放大量的专业发展空间,物化的从优待警,可以保障“生活无忧”而去拥抱事业和实现事业。监狱作为国家机关单位,处于职业金字塔的顶层。监狱民普再往上发展,其空间就不是以“单位”为目标的物理(体制)空间,而是以“职务”为目标的专业(事业)空间(领导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以及以“监狱文化”为平台的“兴趣爱好空间”。

   这些发展空间其实都在每个人的“心田”。心胸有多宽,兴趣爱好空间就有多广,心境有多博,专业(事业)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现在的监狱人民警察,待遇法定化,生活城市化,在单位吃有饭卡,住有备勤房,上下班有班车接送,达到了一般水准上的“生活无忧”水平。有志于深化专业,实现事业,激活兴趣的人们,不仅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物化条件,而且现在职业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已是呼之欲出。因此,监狱人民警察的发展空间,可谓无限风光就在每个人的“心田”。

   发展空间在“心田”,监狱人民警察需要实现“自我三转变”。。一是“官本位”向“能本位”转变,认清“官本位”的不现实性,不利于自我发展性,树立“能力”是立足之本、发展之本和成就之本的发展意识。二是“我本位”向“他本位”转变,认清“我本位”思想的庸俗性和封闭性,“他本位”思想的奉献性、开放性和利于自我发展性,拓宽自我发展的胸怀和视野。三是“利本位”向“义本位”转变,认清“利本位”思想的自私性、短视性和低级趣味性,“义本位”思想的正当性、高尚性和可持续性,生活中摒弃见利忘义,工作中坚守公平正义。只有这样,心中的发展空间才能变成现实的专业平台,事业天堂,兴趣乐园。

   按《公务员法》录用监狱民警以来,青年民警来自五湖四海:南方北方、城市农村、学校企业。怀揣学历五花八门:警校军校普通高校,学士硕士还有博士,家庭情况五味杂陈,贫困家庭、普通家庭、富裕家庭还有单亲家庭。人警想法五彩缤纷:当跳板过渡、为吃饭就业、当事业追求。监狱民警的结构已经是多元化,工作对于其中的少数人来说,不再是必要的谋生手段,他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和自我实现,在工作上或其他方面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于是用什么样的愿景激励他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向他们讲发展空间在心田的故事,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他们寻找职业规划的“不动点”,然后协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个人的心田开发出一片自我实现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时代命题,不仅是个顶层设计问题,而且是监狱民警人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①胡方锐:《出彩人生来自多维发展—青年民誉多维发展研究》,载《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4期,第9页。

 

☆作者周耕妥系浙江省监狱管理局《浙江监狱》执行主编

2015第11期《犯罪与改造研究》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