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心理矫治
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理论研究和应用提高的代表作——我看《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发布日期:2016-11-17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1294   收藏(0)

    罪犯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改造手段引入新时期的监狱工作以来,北京市监狱的心理辅导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而且因为司法部“全国罪犯心理矫治专家”、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局级专家曹广健同志在北京市监狱工作,罪犯心理辅导的理论研究也非常有成效,《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一书就是曹广健同志带给我的惊喜。这本书不仅是业内同行的有用之书,对监狱心理矫治心理咨询师有指导作用,对心理学人亦有参考作用;而且此书也是直指人的内心,是心灵的补品,不独大墙内的群体迫切需要它,即便是社会上的诸多有心理问题的人群也可以套用解解难题。阅读此书,我还有一个深切的感触,这本书来自最基层监狱一线警察的探索,是一部十分“接地气”的作品,为我国监狱实务部门开展监狱理论研究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监狱其实就是一个社会,作为这个社会的主要群体服刑人员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具体到个案,每一个服刑人员所经历的刑事强制、审讯、判决、监禁和回归的过程,在外人看,是社会正义,是伤害救济,是离奇故事,是幸福破碎,是人生低谷;而在当事人自身,则经历了一系列心理应激事件,是牢狱之灾,也许还要遇到家庭破裂、财产损失、生离死别,由此会诱发负面情绪,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随之而来的漫长服刑还要承受方方面面心理压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极易促使原本不健康的心理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心理创伤、拘禁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人格问题是服刑人员群体中常见的类型化心理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监管安全稳定的隐患,是改造质量提高的制约,是重新犯罪的温床,需要监狱警察们为心灵的救赎做出艰苦细致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颁布后,按照“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方针,监狱的体制进行了改革,监狱的工作重心转到监管安全稳定和提高改造质量上,涌现出许多罪犯改造搞得好的典型。对改造手段的探索,北京市监狱一直在努力创新。2005年成立了心理矫治室,将心理咨询与矫治引人监狱,与相关院校合作开展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作为其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对服刑人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做了大量工作。2012年又引进“内视观想”疗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多次参观过北京市监狱,与北京市监狱的各级警察有过多次交流,直观的感觉,这些年来,经过北京市监狱全体警察的共同努力,北京市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同行前列,此书就是他们实践成果的结晶和展示。

   从《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一书的内容来看,第一章是“服刑人员心理”。曹广健同志在分监区工作数年,直接面对服刑人员,有着较长的监狱工作实践,对他们的情况是熟悉的。2000年以来又专门从事服刑人员心理辅导和矫治,积累了大量的此类人群心理方面的素材和工作经验,又经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因而能够比较系统地梳理出有针对性的服刑人员心理的理论知识。本章最有实际价值的内容是对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的概括,如列举了服刑人员心理问题常见表现如心理疲劳、无聊和空虚,并具体到心理问题在躯体方面的反应诸如:心跳速度加快或心律不齐,血压经常增高或减低;肠胃功能失调,总感到胃肠发胀,大便稀塘或秘结;劳动中身体频繁地受到伤害。总感到身体非常疲劳;总感到胸部闷胀,呼吸不畅喜欢出长气、深呼吸;总感觉手心或脚心多汗,即使天气不热,也常全身流汗;常发生各种皮炎;常感到头胀、头晕、头蒙、头部沉重,总感到肌肉紧张。难以放松;频繁失眠,或睡眠较浅,容易惊醒、早醒,或噩梦增多,饮水量不大,尿频、尿急,每次尿量不多.经常“患病”,似乎总有不适,频繁要求就医等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境遇性、偶然性、暂时性、频发性、多样性、普遍性、关联性、非病理性等8方面特点。对服刑人员心理问题的概括意义就在于“心理问题是心理学干预的最佳适应对象。而及时、恰当和有效的心理学干预,能帮助服刑人员更快地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心理障碍则不同于一般的心理问题,具有病理性,其中反社会人格障碍最突出的特征是经常发生违反社会法律和规范的行为,其表现为工作不良、婚姻不良、酒精与药物滥用、情感肤浅、无情、自我中心、不诚实、欺骗、作弄他人、冲动性、攻击性等,因此历来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曹广健同志在书中贡献了调查和研究的成果,这些是服刑人员创伤心理诊断、评估和矫治的重要依据。服刑人员中患有心理障碍的只是一部分人,而其中反社会人格障碍虽为少数,但却是我们监狱从事心理矫治的警察不能不攻坚的课题,因为这事关再犯罪率的降低。

   此外,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有别于个体心理辅导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也是在监狱中更易于广泛应用的心理矫治手段。书中第二章、第三章、附录部分用了全书80%多的篇幅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团体心理辅导,这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内容。团体心理辅导在国外是比较成熟的并被广泛应用的心理辅导技术和方法,有众多的理论流派,如理性情绪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格式塔理论、意义治疗理论、交互作用分析理论、放松疗法及技术、存在主义疗法、音乐疗法理论等。其中可具体用于团体辅导活动中的方法一般分为精神分析团体辅导与治疗、行为主义团体辅导与治疗、认知一行为团体辅导与治疗、会心团体辅导与治疗。监狱是一个团体环境,团体心理辅导对服刑人员是最具优势的适用方法,他们亦可在此中“体验到个别治疗中所没有的治疗因素如团体的凝聚力、见解的多样性、利他性以及社会技能的发展等”。同时曹广健同志也提出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服刑生活是一个特定人生阶段.服刑人员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书中针对性地对适合服刑和改造的心理辅导和干预的8种情况进行了归纳,如初次人监服刑人员的心理适应问题、服刑人员的各种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问题、服刑人员催患的神经症、服刑人员的各类型人格障碍、服刑人员各种心理障碍、服刑人员的严重心理障碍、各种身体疾病伴随或诱发的心理问题以及在用医学方法治病中需要配合的心理干预等等。心病需要新药医,团体心理辅导是一剂良药,书中谈到的狱内团体心理辅导注意事项是给确保疗效正面效果输人的正能量。第三章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不仅篇幅最多,而且是包含曹广健同志最大心血和原创的内容。不可否认心理咨询师水平的重要,亦不能忽视每个主题背后的理论支撑,但每一次心理辅导活动的落地开花,每一份主题方案的独立精彩,都需要在设计之初、演进之中、收尾之余倾注大量心血,特别是他们汇集起来之丰富,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广阔的主题是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的特色之一,分为四部分,自我成长部分中有“生命之花朵朵开”、“寻找真实的自己”、“家……不远”、“太阳照常升起”、“倾听心的声音,关注自我成长”、“彩虹希望,炫色明天”、“沟通与分享”、“火柴点亮你我”、“生命的秘密花园”、“迈向明天”、“生命的旅程”、“我们在一起成长”、“生命之光”、“生命的释站”、“同在屋檐下”、“树之旅”;人际交往部分中有“舞动新生”、“人生从冬天开始”、“学会与人沟通”、“生命中的他和她”、“我们是一家人”。家庭情感部分中有“爱·家”、“望极天涯是我家”、“与爱相伴”、“我爱我家”、“家=父亲、母亲和我”、“让爱穿越高墙,点燃心中希望”.社会适应部分中有“我的情绪,我做主”、“做情绪的主人”、“排除情绪的困扰”、“五彩心情我做主”、“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回家的路”、“我的生活”、“寻找回来的世界”、“心灵麦乐迪”。每一项活动方案设计的完整性和精巧性是特色之二,方案图文并茂,精美贴切的插图是那么的赏心悦目、温馨宜人,而短小精悍文章是那么的饶有趣味、抚慰心灵;方案程序规范,包括团体名称、团体目标、团体对象、团体活动时间、理论基础、团体设计大纲、团体活动实施方案或团体活动计划以及沐心寄语等。可指导性、可操作性、可复制性是特色之三,每一个活动内容都是来源于实践甚至多次实践、又经过事后总结甚至不同人的评价,许多方案指导到每一句用语、每一个动作、控制到每一分钟。这就是本书的核心定位,它是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一书最后一章推出了一个新的亮点,这就是在北京市监狱开展一年的内视观想。据我所知他们不久前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内观周年的活动。书中涉及内观体验从理论到实践、从与循证矫正关系到在罪犯矫正中的作用等内容。去年年初,司法部党组副书记张苏军副部长在北京市监狱巡视服刑人员“内观体验”活动时充分肯定了把“内视观想体验”引入监狱运用于服刑人员心理矫治的积极意义,指出“内观体验是循证矫正的重要手段”。根据张苏军副部长的指示,我所在的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已经把配合北京市监狱局做好“内观疗法”的循证矫正方法化工作作为今年的一个重要工作重点,在此我对所了解的内观略作介绍。

   “内观”创建于日本。1936年,一位名叫吉本伊信的日本人从儒家文化和寺庙的“心境教育”中得到启发,认为通过“内省”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种适用于监狱服刑人员的具体有效的矫正方法,1954年在日本奈良少年监狱首施。由于效果明显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至1962年,日本已经有约40所少年院和监狱以“内观”作为服刑人员自我探究的心理方法。此后,日本社会上也出现了面向普通人群的“内观中心”。同时,在欧洲和北美也有一批“内观中心”相继成立。“内观”近几年开始在中国开展,由于还有一种源于印度佛教的修身方法在名称上也叫“内观”,其原理和操作与日式“内观”完全不同,后来南怀瑾先生在接触日式“内观”后将日式“内观”命名为“内视观想”,故日式“内观”也可称为“内视观想”。“内观”形式严谨,时间持续一周,内观者完全与外界隔离,不得与内观师之外的任何人进行言语、眼神和手势的交流,除去洗漱、如厕外,其余时间都要在屏风内静坐回顾。内观师每隔一段时间会对内观者回顾的内容询问并对下一阶段的回顾进行布置。“内观”一般分为对于亲友的回顾。回顾一般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这个人为我做过什么”、“我为这个人做过什么”、“我给这个人添了什么样的麻烦”。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内观者“内观”的内容也会有所区别。“内观”的心理机制采用三点相连—隔离、自责式的思考(罪恶感、自爱感和感谢之心)和换位思考,从而达到促使内观者重新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连接,修通从前错误的情感和认知。若从文化来源看,“内观”即为“了解自己,凝视内心的自我”,也称“观察自我”或“洞察自我”,其本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君子日三省吾身”相似,唤起“省”与“悟”的念头,让内观者从周围亲友的付出中觉醒,体会“他人之恩”。“内观”效果的评定类似证据研究,一般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主观方面主要采用座谈会和报告会的形式进行视频记录;客观方面,采用前后测的方法进行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指标的测量。1963年,日本学者针对服刑人员出狱后的重新犯罪率开展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过“内观”的112名罪犯重新犯罪率为30.4%,明显低于服刑人员整体的重新犯罪率61.1%。内观师必须培训,在国外如果要成为一名内观师,首先需要亲身体验过“内观”,其次要具备作为助手协助内观师开展“内观”的丰富经验。内观师可以不具备心理学背景,但是需要具有人本主义精神。内观师不是权威性的指导,整个“内观”的过程中都是内观者回顾的问题在引导内观者的思想前进,而非内观师,内观师只是一面镜子,对于内观者不施加额外影响,保持“内观”参与者形式上自愿前提,实则对内心有一种导向。没有重大身心疾病者均可进行“内观”。从各国在监狱开展“内观”的情况来看,对于参加的服刑人员要求不尽相同。例如,德国明确规定,药物依赖、正在进行精神分析治疗、具有暴力倾向等条件的人群不适宜进行“内观”。中国目前尚无明确的“内观”参加者准人条件限制。北京市监狱2012年8月引人“内观”,截至2013年9月,共计54名服刑人员参加了8期的体验活动,“内观”为服刑人员提供了一个“重走人生路”的机会,参加“内观”的服刑人员纷纷表示在“内观”体验活动中受益匪浅。通过“内观”前后的两次心理测量,这些服刑人员共情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从跟踪内观者一年情况来看,不乏在服刑改造中向好变化的事例,甚至刑释人员中内观者亦有积极的效果。

   《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一书给我总的印象:一是完整。体现在方案是丰富的,方案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摆出的心理问题是全面的,几乎涵盖服刑人员长时间服刑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纵向过程是系统的,既有问题的分析,又有团体心理辅导目标,还有完善而详尽的团体干预方案,最后是对团体干预实践进行评估。二是务实。首先立足实际,问题来源于服刑人员的心理实际情况,出现的心理问题都对应着实际案例;其次便于操作,活动的设计具有实操性,且寓教于乐,更可贵的是告诉读者的方法到了具体操作层面,您可以照葫芦画瓢进行操作;最后落在实证,效果如何要通过实证检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西方心理学实证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监狱改造中亦有循证矫正的运用,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中有循证矫正的原则甚至内容贯穿其中,特别是内观体验流程完全是循证矫正的实践。三是新鲜。其理论内容有时代气息,不少是新近的心理学理论流派和心理干预方法,他们大胆引进,敢于实践;其心理辅导对象是鲜活的,案例中的人物有些仍在服刑,有些已回归融人社会,读着一篇篇体会感想后一个个身影若在眼前;其工作是进行时,本书谈及的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时间跨度7年,但有的工作是他们开展不久的,属于探索性的,正好便于相关的监狱实务部门借鉴参考。

   清华大学樊富泯教授说《服刑人员团体心理辅导策略》一书“是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理论研究和应用提高的代表作”,我深以为然!

☆作者高文系本刊主编、研究员

2014年4期《犯罪与改造研究》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