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游记散文
闻声不见人 平地起炊烟(寻找最美乡村·有生命的古民居(18))
发布日期:2016-11-10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1155   收藏(0)

图①:俯视窑院。

图②:通往小院的坡道。

图③:从坡道走往地面。

图④:院中纳凉。

本报记者 张丹华摄

制图:沈亦伶

“未见村郭闻犬吠,等闲平地起炊烟。”诗中描绘的村落你可曾见过,或者想象过?

渭河往北,地势渐高,最终隆起成黄土高原。在其间长长的黄土坡上,星罗棋布,散落着一种奇特的古民居——下沉式窑院。状如北京四合院,只是下沉到了地面以下。

从陕西西安向北驱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咸阳三原县柏社村。站在村中四周观望,一片片的槐树林、杨树林、楸树林将整个村子掩映在绿色中。村里建筑窑房结合,错落有致,百年槐挺立在村中。

这里的楸树是稀有品种,5万多棵楸树枝繁叶茂,根植于各家前庭后院,绿树成荫,形成十分封闭幽静的村落空间环境,被称为“楸树王国”。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微风荡漾下一切显得那么静谧。村里常常是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古朴又美好。

古时,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这里是关中通往陕北、甘、宁的重要通道,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地窑建造简单、成本低廉,不易被战争损坏,且冬暖夏凉,是渭北土塬原居民一种理想的居住方式。

当年,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军、八路军均在柏社设有秘密交通站。1932年,习仲勋转战渭北、三原等地开展革命工作,曾夜宿这里的地窑。

地窑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利用了当地土层深厚、水位很低的有利条件构筑而成。地窑建筑除门窗外几乎不用建筑材料,平整的黄土地上,挖出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的方形深坑,深6至7米。窑顶四周长满杂树、蒿草,不走到跟前根本发现不了住有人家,坑底院中多栽有三两棵树,远处看见这些树冠就可以知道是一户地窑院。

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会挖出一个斜向弯道通向地面,作为出入院子的门洞。穿过十几米长的门洞便可以进入院子里,如进入神秘地道的一次探险。这种进入院子的方式,对习惯于地面生活的人来说,不失为一次奇特的体验。

院内四壁各有两到三孔窑洞,有的窑洞内还设有套间。窑洞的墙壁用泥灰刷白,在院内行走,既能闻闻泥土的气息,又能尝尝“坐井观天”的滋味。

历史上,渭北地区地窑分布十分广泛。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窑居民大都搬到了地面居住,周边村庄的地窑院大都填埋了。只有柏社村地窑作为居民文化,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了起来。目前柏社村集中分布有225院地窑四合院,保存完好的有148院。可是这地下的院子在下雨天若真成了水井,岂不麻烦?其实不必担忧。窑顶上的地面夯实,并向外有倾斜小坡,这样下雨时地上不积水,可保护窑洞。院中地下六七米处,还有一个地窖,雨水通过地面一眼排水井注入其中后,慢慢渗透入土。

怎么去:从西安出发,沿包茂高速到草堂渭河大桥转入延西高速,行至新兴收费站下高速,后沿县道到达。

吃什么:裤带面、凉皮、苹果。

玩什么:听柏社唢呐、赏女红刺绣、捏五彩面花。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