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论坛
批评如何带点“辣味”
发布日期:2016-11-8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948   收藏(0)

“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发人深思。新形势下,把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用好,有必要让批评带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坚持开展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坦诚相待,“辣味”渐浓。但仍有少数单位组织生活缺少“辣味”,甚至变味:有的讲问题少,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批评清淡而寡味;有的夸成绩多,批评反倒变相为表扬的甜味;还有的满腹牢骚,批评充斥诉苦的酸味;更有甚者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令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索然无味。究其原因,主要是私心杂念作祟,不愿不敢担当。

  批评和自我批评之所以成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就在于它能使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党必须实行公开的自我批评,不怕家丑外扬,隐瞒是不能教育党员的。”如果少了有“辣味”的思想交锋和火花碰撞,就难以触及思想、触动灵魂,难免闭塞视听、麻痹神经,最终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批评的“辣味”,辣要辣得有“劲道”,入味才好。辣要辣得有“反应”,出汗最佳。只有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揭短亮丑,触及思想灵魂、击中问题实质,批评的“辣味”才会让人产生“红红脸、出出汗”的反应,才能有助于“排毒”“治病”。

  批评如何有“辣味”?关键就在领导干部愿意“揭盖子”、敢于“丢面子”。王震同志在新疆工作时,错误处理了一位同志,撤销处理后,他公开向这位同志作检讨,并将检讨内容下发,还在广播里连续播放20天。李立三同志讲党课时,专门反省“立三路线”的错误,让党员从中吸取历史教训。正如这次六中全会所指出的:“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对各种不同意见都必须听取,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突出了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会“上行之,下效之”,味道就会真正“辣”起来,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发挥出应有的制度威力。

  《论语》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当年,邓小平同志为“学习雷锋标兵”朱伯儒题词:“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语言学专家王力看到后,便拿笔在“符”的旁边写了一个“副”字。邓小平闻讯十分高兴,连声夸赞“改得好”,“老师如果写了错别字,就会贻误了学生,如果国家领导人写了错别字,那就会影响国民的文风”。说罢又要来一张宣纸,重新认真地书写了一遍。面对批评,有闻过则喜的胸襟,保持有则改之的坦然与谦逊,不仅无损于颜面,更见领导干部的品格与魅力。反之,听不得批评意见,闻过则怒,听到的都是奉承声,领导干部就会逐渐步入危险境地而不自知了。

  批评带点“辣味”,实质是为了有触及灵魂的反思,也是为了有直抵心灵的叩问。不能盲目加“料”,更不能无中生“味”,同时还要讲究方式方法,不是唱反调、和人过不去。如此,方能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既“辣”又“香”、既“劲”又“正”。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01日 04 版)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