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之伟业奠基
——广东监狱拓荒年代的茶缘
岁月如流水,静静地流逝着;思绪亦如流水,汩汩流淌着。
当老一辈监狱人沿着历史的长河,追忆广东监狱(劳改)经济——茶叶生产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时,不禁令他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茶叶生产成了广东监狱(劳改)经济的支柱产业,有过它的辉煌和鼎盛时期。
改革开放后,农茶成了制约着广东监狱发展的落后生产形式,被逐渐淘汰,并最终在新一代监狱人的视野中彻底消逝。
一
广东监狱与茶结缘,发端于上世纪50 年代的英德农场。
和全国各地一样,广东监狱事业也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创立发展起来的。
1951年5月,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通过了《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这就是新中国劳改工作初创时期被简称为“三个为了”的劳改方针。
根据会议精神,全国各地迅速建立罪犯劳动改造机构,着手筹备劳改工作。
含英德农场在内的广东许多劳改场(队)即创建于这个时期。
是年夏天,广东实行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全省各地看守所关押了不少犯人,按照上级要求,急需尽快将犯人投入劳动改造。
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兼南方大学(现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的叶剑英,为了补充地方干部,决定将南大第三期军干班的一半学员留下充实到地方去,广东省公安厅则接收了100多名。
这100多名学员,就成了广东监狱(劳改)事业早期的拓荒者之一。
老一辈监狱人回忆道:“1951年夏,我和一百多名青年学生,从南方大学军干班学习结业,被分配到广东省公安厅执行科。接着,在广州市文德路小学原址再经过几天紧张的专业培训和政策学习后,被调去创建英德农场。”(参见《峥嵘岁月回顾》下称《回顾》P27页)。
他们从广州坐火车到河头下车,在北江边雇小船,一船约八至十人,两个纤夫在岸边纤引小船逆流而上,两个多小时后才到坑口嘴(英德的一个小镇),再入小坑河,走一段就到了住处——五家楼。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就在五家楼的那座地主碉楼,他们开始接收犯人。碉楼为三层木楼板结构,顶层住犯人,中层住干部,下层住武警,一律打地铺、睡楼板……随后开始盖茅草房监舍,开荒挖壕沟垒土墙。
土墙上刷上“改恶从善,前途光明”大标语,围墙内10座瓦顶平房排成两行,竹板编织、批上灰沙坭的土墙就是监舍。夜里门口放几个粪桶、一盏马灯,一个哨兵看守一个门口。
窥一斑而知全豹,可见,广东各地劳改场所创建初期,干部和犯人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
二
英德,古称英州,以盛产英石而得名。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 年),始名“英德” 。
英德,自古亦以茶叶享誉盛名。据考证,英德最迟于唐初已开始产茶,是唐代韶州府三个产茶县之一。《英德县志》中记载:“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说明唐代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曾在英德西华山植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另外,唐代英德县城南郊南山已建有“煮茗台”,也可证明,那时英德已盛行饮茶之风。清朝康熙年间的《重修英德县志》记载有贡茶数量:“叶茶七十斤七两,国朝,芽茶一十四斤五两,进贡朝廷”。由此观之,从唐代至清代英德茶叶产饮兴盛,还出贡茶。
不过,应当说明的是,那时栽种的是土生土长的小叶种茶树:“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明代《英德县志》载)。
直至解放初期的1956年,在广东省农业厅的帮助支持下,广东省地方国营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率先引入云南大叶种茶籽试种成功,并于1959年成功研发了英德红茶。
从此,翻开了英德茶叶史上崭新的一页。
那么,究竟国营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是怎样的一个公司呢?它与广东监狱(劳改)经济有何关联呢?
回答这个问题,就得从英德农场说起——
创建之初,英德农场犯人的劳动生产,主要是种植甘蔗、红薯、木薯、花生、水稻、黄烟等经济作物。至1955年,英德农场与龙头影劳动改造管教队(现英德监狱)合并后,农场占地面积非常大,接近4万亩,共有一万多名犯人,单龙头影分场占地就有近万亩,在押犯人有三千左右(参见《回顾》P182页)。第二年,省农业厅专业人员到农场调研,得出结论:英德气候属南亚季风型气候,土壤条件也较优越,极宜茶树生长。
于是,省农业厅便从云南调来大叶茶籽在英德农场试种。
很快,试种成功。
1959年,广东省农业厅和公安厅在英德农场联合创办了“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试验站由英德农场直接领导,成员由农业厅选派的技术骨干和各分场科技干部组成。
同年,英德农场、英德硫铁矿和新生三厂合并成立了“广东省地方国营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公司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在华南农学院、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等有关单位的协助下,成功试制出了第一批英德红碎茶。
国内茶界给予了高度评价。1960年, 中茶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祝贺电文中称:“1959年茶叶产品,经苏联和国内茶叶专家评定,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水平,为祖国传统出口商品提高了声誉”。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60)茶研字第064号函件称:“英德红茶品质具有外形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厚甜润,具有祁红(祁门红茶)鲜甜回味,香气纯正,叶底鲜艳,较之滇红(云南红茶)别具风格”。
英德红茶也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好评。1963年中国驻英国商务参赞张石诚从伦敦电传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电文称:“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FOP(花橙黄白毫)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
于是,几年间,英德农场大规模种植茶叶,到1962年,茶园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亩。同时,英德农场还先后在美村、仙桥、龙头影等分场建起了四座茶叶加工厂。茶叶产量逐年增长,农场也初具规模。
三
正是在此背景下,1964年3月14日,陶铸同志在取道英德赶赴阳山考察途中,听英德同志说起,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种植的茶叶长势很好,让陶铸同志(1908-1969)很感兴趣,他立即取消阳山之行,改道坑口嘴。这偶然的机缘,演绎出陶铸同志扶持英德“绿色地毯”——茶叶生产的一段佳话,让他与英德农场乃至全省监狱(劳改)的茶叶生产结下不解之缘。
陶铸同志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当他来到英德农场视察,看到那么大的一片茶园,高兴地说,什么叫绿色的地毯,这就是绿色的地毯!什么叫锦绣河山,这就是锦绣河山!早在一年前,他就指示英德要把茶园建成公园和花园,绿化好祖国的南大门,要办好茶叶基地!所以,看到眼前一片蓬勃生机时,他非常高兴。陶铸同志还提出了“英德第一步种茶10万亩(国营、集体各5万亩)”的发展规划,其中,所说的“国营”指的就是新生联合企业公司,“集体”指的是其它集体联办的茶场。他亲自给云南省委打电话,请求茶种和技术支持,还与同行的副书记李一清同志商量,决定成立“中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前身是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站)、兴办“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并将“广东省地方国营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更名为“广东省英德茶场”,给了公司10万元的资金支持,陶铸同志还即席挥毫写了“广东省英德茶场”七个大字(可惜的是这些题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掉了),从此英德茶场之名远播(参见《回顾》P179页)。
在陶铸同志的支持和鼓励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英德县群众性植茶运动蓬勃兴起,一个个集体联办茶场也应运而生。据资料介绍,从60年代中期开始,英德逐渐形成了一个“英德茶区”,茶园面积超过6000公顷,茶叶产量突破4375吨,成为我国20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和全国茶叶出口商品基地。发源于英德农场的英德红茶闻名中外,远销到西欧、北美、大洋洲以及中东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红茶中的一朵新花,一枝奇苑”。英德县也被誉为广东省著名的“红茶之乡”。
陶铸同志不仅重视英德农场的茶叶生产,也十分关注粤北地区劳改场的茶叶生产。60年代,在粤北考察时,他明确指示,要把从韶关到乐昌的铁路沿线和武江两岸,建设成为条理化、规范化、园林化的“三化”茶园,在规模上要超过英德茶场(茶园面积5万亩)。省公安厅劳改局为落实这一指示,便把韶关监狱所属茶山和东山大队与黄岗砖瓦厂合并,于 1966年1月,组建成立“广东省武江茶场”。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到1973年底,全场茶园面积达3200亩,年产干茶7200担(参见《回顾》P148页)。
四
英德农场的茶叶生产取得巨大成功,为全省劳改单位广泛种植茶叶、发展茶叶生产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和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各单位种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0年代,时任省公安厅副厅长的白云起同志,先后到温泉茶场(现阳江监狱,1959年7月创建)、汶塘茶场(现怀集监狱,1962年从广州迁建怀集,原称广东省第一监狱)等视察并指导茶叶种植工作。
1961年冬,白云起同志视察温泉茶场,看到周围都是山头,指示要开垦荒山种茶。粤西行政公署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调查研究(当时茶场归地方管辖),制定了三年茶叶生产发展计划,打响了向荒山要茶园的战斗。当年,开垦茶园面积300亩,到1964年达4000多亩,初步形成了“以茶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经营结构。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79年9月, 全国红碎茶评比会上,温泉红碎2号、5号获优质产品称号;同年12月,在广东省红碎茶质量评比会上,这两个品种获一等奖;1980年12月,送评的022010号红碎茶评为全国第二套样优良质量茶第二名……(参见《回顾》P317-320 页)。
1965年初,白云起同志到汶塘茶场视察,走遍周围山坡地。晚上,见群山腰间云雾飘忽,像裹着白玉带似的,便挥毫写下“云梯茶场”的题词。厅领导的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干部职工的斗志,到1981年,汶塘茶场的幼龄茶园面积达232亩,可采摘茶园面积达1520多亩,生产干毛茶3904.91担(统级),生产出的清茶、红茶以“云梯茶场”品牌命名,畅销省内外。当时生产的红茶,在广交会茶叶展厅上,以“英德六号”品牌远销国外(参见《回顾》P303-304页)。
此后,陆续创建了梅州监狱上远茶场(1970年9月建,1992年撤销)、莲塘茶场(现连平监狱,1972年5月在国营莲塘农场的基础上筹建)。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1976年10月,“广东省莲塘农场”被正式改名为“广东省莲塘茶场”。1978年12月,莲塘茶场的红碎茶922008号被评为全国优质茶,红碎茶925009号、922009号被评为广东省优质茶(参见《回顾》P203页)。
难怪老一辈监狱人会深情地说:“对于陶铸同志,英德人民是感恩的,这并非仅仅因为他的文章里提到过英德,而是他为英德茶叶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原司法厅副厅长周仕良同志(1996年2月至2002年2月,任省司法厅党委成员、副厅长),在他的《两个战略转移,推动了我省监狱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回忆文章里,写道:“我省劳改茶叶生产在陶铸同志(原中南局书记)的关心支持下,全省监狱干警带领犯人开荒种茶,红茶出口占了全省的1/3,为国家外贸出口创汇和解决监狱经费作出了重大贡献,有过它的辉煌时期。”又说:“相当长时间内,我省监狱经济都是以农茶为主。1985年,总产值只有7000多万元,全省农茶产值占了92%” 原司法厅厅长曾洪同志(1983年7月至1992年11月,任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在《广东监狱管理改革创新的一些回顾》中,也充分肯定了监狱农茶经济的历史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备战’时期……不少监狱都布局在边远山区和偏僻荒芜地区从事煤矿或农茶生产。在统购包销的计划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物资供应紧缺的条件下,这对于保证干警、职工和犯人的生活方面,确有其独特的优势。”
五
历史是多面的。解读历史,也可以是多维度的。
计划经济年代,广东监狱(劳改)经济曾经以农茶为支柱产业,农茶业作出过重大贡献。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昔日监狱农茶生产的优势和改造上的有利因素已经丧失或大大减弱了……根据形势的要求,“这是必须着力解决的新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1984年6月23日,曾洪厅长在部分单位改革生产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当前的重点就是抓生产结构的改革,要从农业为主、茶叶为主转向多办工业。1985年3月,在全省劳改工作会议上,曾洪厅长代表厅党组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的设想:即监狱布局从边远山区转移到城市和交通沿线上来,监狱生产从室外劳动转移到室内的工业和加工业上来。 1986年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全面部署和实施“两个战略转移”的决策。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2000年,广东监狱完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罪犯劳动场所调整,全省监狱系统全部撤销了农茶生产,转为工业生产且是以承揽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全部罪犯转移到监狱大围墙内劳动。
现实的茶园已经消逝了,但老一辈监狱人心中的“茶园”,却难于消逝……
因为,广东监狱茶缘,那是无法释怀的结。
钟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