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之教育改造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是假释人员杨x军借用哈佛大学名言转送给原监区服刑人员的出监赠言。现年42岁的杨x军,1997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投送到梅州监狱服刑改造,因改造表现突出,2008年7月杨x军获准假释。服刑改造期间,杨x 军在监狱警察的教育引导下将刑期当学期,掌握一技之长。苦心人天不负,勤奋学技的他,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改造的硕果。出监后的杨x军因在狱内掌握了过硬的数控车床技术,出狱不到一个月就被惠州市某机械公司高薪聘用,拥有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这只是教育改造历程中罪犯重获新生的一个剪影。新中国的广东监狱始终秉承“惩罚和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把教育改造工作放在首位,立足于改造罪犯的思想,以特殊学校为教育平台,强化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着力抓好监区文化建设、分类教育、出入监教育、社会帮教等辅助教育,谱写了开拓创新、探前行索的教育改造罪犯轨迹……
新中国监狱成立近60年来,监狱在教育改造罪犯之路上不断创新、前行、探索,创建了一个又一个教育改造罪犯的辉煌发展史。
一、开展文化教育
面对罪犯文化水平低下状况,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广东监狱开始对罪犯实施文化教育。1956年,创监仅5年之久的广东省梅州监狱就指定专职干部和在罪犯中挑选文化程度较高(一般为高中或大学)、表现较好的罪犯担任教员,对文盲、初小、高小程度的罪犯进行文化补习,仅当年就开办了6个班,有298名罪犯参加学习。
这是对罪犯开展教育改造的雏形,自此,对罪犯开展思想、文化教育的做法已着手进行。
二、创办特殊学校
1981年以后,随着全国第八次劳改工作会议的召开,在《全国第八次劳改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把劳改场所办成改造罪犯的学校。要设置教育机构,配备专职教员,增加教育设备和经费,健全教育制度,进行系统的教育”。1985年,中央办公厅再一次强调“要把劳改、劳教场所真正办成改造人、造就人的特殊学校”。监狱根据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一直把教育改造犯人放在重要位置,全省各监狱自此着手谋划特殊教育学校的创办。
1985年3月,广东省梅州监狱作为全省先行先试单位,挂牌成立“广东省梅州监狱文化学校”,同年8月改名为“广东省毓新学校”,并成为广东省监狱系统第一批办特殊学校验收合格单位。同时,为有效地对罪犯进行教育,成立了政治教研室、文化教研室、技术教研室,《南方日报》、《广东法制》、《梅江报》、《汕头法制报》等多次报导了监狱的办学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和各民主党派的关注。
通过创办特殊学校,罪犯道德、文化水平大大提高。1998年7、8月份间,原梅州监狱201分监区湖北公安籍罪犯易先开,在家里受灾,感谢政府给予补助时说“政府没有因为我的犯罪而抛弃我的家人,所以特此报告首长,我目前没有什么困难,请把捐款补助给比我受灾严重的服刑人员”,表现出较好的道德意识。
2000年9月,梅州监狱假释人员叶灿辉于2000年8月23日下午4时左右,乘坐由虎门开往莞城的中巴,在汽车行驶途中,一名男子突然持刀架在一名妇女脖子上声称抢劫,叶灿辉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喝令其停止犯罪行为,并与之搏斗,被歹徒连捅数刀,因伤势过重不幸身亡。“高墙里走出的英雄”,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众多媒体争先报道。
这些罪犯的义举均不是个人行为的偶然,而是服刑改造的结果,是新时期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成功体现,是创办特殊学校成效的体现,将犯了错误的人改造成新人的具体体现。
三、创新教育模式
全省各监狱紧扣“改造人”的宗旨,为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在教育改造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电化教育、监区文化建设、文化补习、组织自学考试、心理矫治等多种教育改造罪犯的手段方法顺势而生。
广东省梅州监狱于1987年起, 设立了电教中心,负责对罪犯进行电化教育;1993年,聘请社会知名学校梅县东山中学的高中教师前来授课,开设了为期两个月的高中文化补习班,使50名参加学习的罪犯通过系统的高中文化知识复习,及时查找了自己知识缺陷,也为监狱今后开展高一层的文化、技术教育须解决哪些问题提供了依据。此外,还积极组织罪犯参加自学考试。1997年有4名罪犯通过自学获得大专毕业文凭。1998年,健全了监狱的“三课”(政治、文化、技术)教育机构,聘请了干警思想教育教员58人,文化、技术教育教员53人,分别占当年押犯人数的1.7%和1.6%。
从90年代末开始,将心理矫治作为教育改造罪犯重要手段。广东省番禺监狱在全省监狱首开先河,成立“女警心理矫治中心”,发挥其特有的细腻和细心,抚平一颗颗受伤的心灵,用真诚和坦率感染着每一位心灵困惑的罪犯,使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重拾生活信心。2006年3月,这一特殊女警授予省直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又如梅州监狱自1998年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2002年7月设立服刑人员心理矫治中心,配备专职人员和配套设施对罪犯实施心理矫治。梅州监狱服刑罪犯余某某,面对较长的刑期,巨大的改造压力使他多次自暴自弃并存在自杀倾向,2007年10月监狱心理矫治中心人员针对余某某出现的心理应急情况,采取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发挥心理矫治功能,使该犯放弃了自杀念头,健全了人格,稳定了改造情绪,最终消除监管隐患。心理矫治作为新型教育改造手段在全省各监狱得到运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造方法在教育改造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运用,使罪犯改造质量得到全方位提升。
四、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新时期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围绕“告别过去的昨天,立足改造在今天,自食其力在明天”的思路,不但考虑到罪犯在监狱改造的几年或十几年,而且考虑到他们回归社会后几十年的生活道路。监狱的职业技术教育从无到有,从简单的劳动技能培训到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进行多元化、多形式、社会适应性强的技术培训,不但为罪犯刑满就业谋生打下基础,而且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减少重新犯罪创造了条件。
随着加强罪犯职业技术培训的呼声,全省各监狱的罪犯职业培训机构相继成立。1999年3月,广东省梅州监狱成立了以分管教工作监狱领导为主任,教育科人员为成员的梅州监狱罪犯职业技术培训考核中心,各监区相应成立罪犯职业技术培训考核小组,加强对罪犯的职业技术培训考核工作。
2002年,重点对参加出监教育的罪犯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有169名罪犯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缝纫、电脑等技术证书。
2003年,梅州监狱和梅州市劳动局联合,在狱内成立了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对出监犯进行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部分罪犯回归社会后,由于有一技之长,成为专业户或个体户,成为当地创业典范。如东莞籍罪犯黄某某,利用在监狱学到的汽车前后桥制造和装配技术后,刑满释放回到家乡常平镇,在镇上开了一间汽车修理厂,由于技术过硬,特别在前后桥修理上更显特色,把汽修厂办得红红火火,厂里安排二十多个职工,成为常平镇有名的汽修厂。又如揭阳普宁籍罪犯邱某某,刑满释放后,利用在监狱领到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种养专业学习结业证书,向镇里申请承包了一个一百多亩废弃果园,用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种植技术,对果园进行枯枝除剪和培育新土等办法,很快使废弃果园重现生机,回乡后第二年从果园中获利三万多元,成为普宁市发展山区种植的典型,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和汕头、揭阳、普宁等市县领导还亲自到他承包的果园视察,《汕头日报》、《汕头法制报》作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近年来,监狱还在提高罪犯出监后就业谋生能力上下大苦功,不断探索新路子。例如,向社会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授课,不断提高技术课的授课效果;不断增加技术教育经费投入,为罪犯提供市场就业前景较好专业的技术课教材和设备;加强与政府劳动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以取得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帮助服刑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认证,构建罪犯职业技能培训的“绿色通道”,等等。
最近在梅州监狱出现了一个感人场景:2009年6月26日上午, 在教学楼首次举行 “数控车床工”职业资格证书发放仪式,为32名罪犯颁发了国家承认、全国电脑联网的“数控车床工”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感谢监狱免费提供的技术培训,在服刑期间学到了回归社会后真正有用的技能,出监后会踏踏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以实际行动报效社会。”这是喜获证书服刑人员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一个个获得新生的罪犯从此身怀一技之长走向了新的人生之路……
2008年,中央领导审时度势,“把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改造质量的首要标准”的提出,这是新的形势条件下对监狱工作提出的更高目标、更新要求。广东监狱将在新的目标下起锚启航了,带着新的历史使命在教育改造罪犯之路上奋勇直前……
黄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