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为何成瘾?
吸毒者为何会成瘾,为什么会不顾一切寻死觅活地寻找毒品?科学研究已经给出了一些答案,主要有几种学说。一是大脑奖赏学说,二是惩罚学说,三是病理性记忆学说,四是强迫学说。
大脑奖赏学说主要认为,人在吸毒后可以获得如同吃饱饭(酒足饭饱)、饥渴时的饮水、性爱时的欣快感以及哺育时的满足感一样的感觉。
科学家利用现代脑成像技术和电刺激技术,发现人的大脑中存在奖赏通路,又称多巴胺通路。这个神经通路的组成和结构主要包括:腹侧被盖区(VTA)、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腹侧被盖区由舍多巴胺递质(一种化学物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质。在进食、饮水、性交、哺育和受到自然奖赏时,这一神经通路就会被激活,人就会体验到美好的感受。
奖赏学说也不能完全解释吸毒成瘾。一些长期吸毒的病人在后期吸毒时已不像初期吸毒那样明显地体会到欣快感,而且吸毒者一旦停用毒品后就会出现躯体戒断症状,难受、痛苦不安、焦躁、流涕,甚至自我伤害。有的研究人员用惩罚学说来解释吸毒者的这些行为。惩罚学说认为吸毒病人为了避免经历痛苦而强迫用药,是为了尽快结束痛苦经历而强迫性觅药和用药。病理性记忆学说则认为吸毒者对毒品引起的奖赏和惩罚效应形成了难以忘记的异常记忆,他们在这种病理性记忆的驱动下不断地强迫性觅药和用药。
在毒瘾的表现上,吸毒者在无法获得毒品之时,或在戒毒期间会产生许多症状,表现为:流泪、流鼻涕、打哈欠、口干、体毛竖直、便秘、出汗、心慌、失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全身疼痛、虫蚁感、阵发性抽搐、厌食、意识障碍、紧张焦虑、坐立不安、情绪不稳等。有些吸毒者脱毒后,由于戒断症状的困扰,会让他们再次产生寻觅毒品的想法,即心瘾。
从以上可知,如果减少大脑中的多巴胺含量,就可能戒毒。例如,用多巴胺受体阻断剂阻断多巴胺受体,用多巴胺转运体激动剂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对释放到突触间隙内的多巴胺再摄取等方式,可减少多巴胺的浓度,从而让吸毒者抗御多巴胺的精神依赖,起到戒毒作用。(摘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