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作文案例
韩小蕙:响云香纱
发布日期:2016-6-15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879   收藏(0)

到冼星海故乡番禺榄核镇时,意外撞见了香云纱。

和这个美丽尤物的渊源,似乎前世就已注定,眼前,立即出现了几位仪态万方的女性,比如宋庆龄主席,比如赛珍珠女士,比如林巧稚大夫,仿佛都留有身着香云纱衣衫的美丽倩影。另外在命运深处,好像还模模糊糊回到了童年烟黄色的印象里,我奶奶也有这样一件外黑内焦、往右大幅度扣帕的夏衫,只有在重要场合才会穿上它。摸一摸,硬硬的,沙沙响。当然也还有文学的份儿——记得王安忆的作品里,王琦瑶们也穿过香云纱的?更不消说张爱玲,她笔下的人物,也曾绮丽地穿着它们登上场来……

如今社会上盛行一股风气,怀旧。无论是绫罗绸缎,还是桌椅板凳,更兼一切农耕文明时代的工具器皿老物件,比如锹、镐、锨、铲、斧、凿、刨、钳、杯、盘、碗、碟、牛车、马辕、羊鞭、磨盘、辘轳……只要是手工制作,皆属上等好货色,令人心向往之,甚至传说能像在草原追寻到牧歌一样心旷神怡。这从大概率来说是有道理的。而绿色农业的果实更成了新时代天使的孕儿。

香云纱便姓“农”。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厚厚的,硬硬的,一副僵滞的倔驴外表,一点儿也没有最潮流的丝绸的那种如影随形。它的颜色是死板的烟黄加土黑,即使近年试制出了一些鲜艳的花色,却也缺乏天上流云和水中鱼儿的灵动,而这股机灵却早已成了现代衣料必备的魅惑力。它的易皱也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麻烦,在人人争分夺秒奋做低头族的二十一世纪里,谁还愿意像几十年前的家妇那样浆洗熨烫?而且它实在是太贵了,动辄上千元一米布,穿衣成本这么高,就不得不导致了着装时的不流畅和不自由,还得加上在众人面前炫耀它所付出的心机与口舌……

大抵它唯一的优点,就是具有农耕文明的朴实与憨厚。一白遮百丑,这倒成了它所向披靡的力量。同祖,同宗,同源,同理,这也是所有最本真的自然物在今天的高贵之所在——在这个疯狂的大众消费时代,唯有这最本色的朴憨是最难被消费的,因为它的数量实在太少太少,那个叫“大自然”的小村子,远远接纳不了这么多蜂拥而至的游客!

话说制作香云纱的过程,真的比种稻子还艰苦得多!要经过反复多遍浸莨水、煮绸、过河泥、摊雾等等繁缛的工序,才能使原来柔软的绸缎变为敦厚的香云纱底料,打包成为商品。首先要做的,是须备好三样原料,一是经过煮练的真正土丝绸。二是薯莨,一种南方的藤本植物,它生长在地下的茎块形似芋头,但比芋头个儿大许多,外表紫黑内为棕红色,所含的物质能使绸缎表面形成一种涂层。先期是要将那些长着尖刺、形象怪异、桀骜不驯的茎块粉碎、榨取、过滤,然后取其汁液,以备晒莨。三是取来广东佛山地区,包括南海、顺德、三水等地的河泥,以灰黑色为佳,不可受过污染。这是保证“过河泥”这道工序的关键。而“过河泥”又是晒莨的关键,必须在日出前进行,要将河泥均匀搅拌成糊状,平涂在绸面上,再用刮板刮均匀,以看不到露底为好。之后,将绸疋轻轻对折,抬到草地上平摊开,以保证河泥与薯莨充分接触起化学反应。

这就对晒莨的场地要求亦高。何谓“晒莨”?我的俗解就是一个“晒”字——把那高贵的薯莨纱晒出来。“薯莨纱”即“香云纱”,最初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响而得名“响云纱”, 到了江浙一带讹传为“香云纱”,特立独行的上海人以其近似香烟的颜色譬称为“香烟纱”,到了北京又糊里糊涂地被叫作“靠纱”,其实在它的原产地广东最早是被称为“莨纱”的。晒莨地必须是篮球场那么大的一片平地,先糊上河泥,再铺上一层细砂,再在上面密植一二厘米厚的青草,草身不能过软,因为过软就承受不了绸疋的压力。绸疋放在草皮上晾晒时,既可使绸疋保持清洁,又因草类受天地雾露滋润而得到的湿度便于充分吸收薯莨水,使纱品达到柔润亮泽的效果——这作法、这原理、这成功的奥秘,不知是祖祖辈辈中哪个智慧的老祖宗发现的。整个晒莨工艺全部是手工,工人们不分昼夜劳作,直到气候和温度条件再不宜于晒莨为止……唉,请注意,是不适合“晒莨”而非不适合人的工作条件,恰似这个古老国度曾经的价值观:物为上,人为下;香云纱少少而价贵,晒莨工人多多而命贱!

一百年就这么过去了。不,从目前发现的最早薯莨麻织物算起,那块诞生于晋朝太宁二年(324年)的出土宝物,证明薯莨染整技术已至少传承一千七百年了!

2015年暮秋,我在番禺参观了一间小小的晒莨作坊。我似乎惊讶又不惊讶于它的简陋,愕然又不愕然于它与一千七百年、与我美丽的想象之间,有着那么辽远的差距:也许是刚出生的创业阶段吧,它很像上世纪农村大包干初期的家族制小染房,只有三间开放式屋子,一只灶台好像是在煮丝,热气熏天地冒着白烟;一个角落里堆着薯莨茎块;所有烟黄色“粗布”也都堆在地上——它们将在痛苦的涅槃之后变身为通体金贵的“火凤凰”。

真是无巧不成书,回到北京,恰有一女友来电,说时装店里有新品香云纱上市,非常漂亮,要不要去看看?我想起那满是薯莨残渍的小作坊,想起在青草地上数十遍的“晒莨”以及沉重的喘息声,想起T型台上那些穿着香云纱飞来飘去的仙女们,心一紧,冲口说出了两个字:“谢谢!”2008年是个里程碑,“香云纱”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紧跟着而来的是香云纱的价格不断被推向新高,我觉得,这回似乎是含有某种社会进步的因素在其中,因为它就像辛苦种田一样,已经没有几个青年人再愿意忍受这份大苦了——大太阳地里晒,大桑拿天里烘,大暴雨中淋,大风中鞭打,大毒虫叮咬,大湿气熏沤,大师傅叱骂……黄河九曲十八弯,历史惊人地回了个头,人与香云纱再度同命运,而不同的是这回终于走得步调一致,纱的价格越来越昂贵的同时,人的价值认定也相应在上涨——哦,如何能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免去其中的劳作痛苦呢?白云悠悠,飞去又飞来,它们为什么就已获得了汪洋恣肆的任性?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