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掌握罪犯“五史二情”,是指罪犯入监后,对其了解和掌握“五史”:罪犯的犯罪史、学习史、工作史、婚变史、成长史;“二情”是指:罪犯的家庭情况、罪犯的健康情况。学习和掌握“五史二情”便于相关民警及时掌控,因人施教,更好的判断罪犯的犯罪动机和根源,制定科学的个体化改造方案,有针对性、灵活性、沟通性、渗透性、稳固性的对罪犯进行个别谈话教育,起到良好的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目的。
近年来,我监开始尝试使用和建立“五史二情”的工作机制,是对监狱“索情锁证”工作规定的补充和延伸。在实践中,建立规范、完善、详细的“五史二情”,对确保监管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能有效掌控罪犯的整体和局部状况、共性和个性特点、显性和隐形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的思想行为动态,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个别谈话教育。对监狱基层民警来说,学习和掌握“五史二情”能更快更好的立体了解一个罪犯的思想情况,直观地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一个罪犯的改造表现,为罪犯以后有个健康良好的“改造史”奠定基础。
一、“五史二情”的构成内容
罪犯的“五史二情”最好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民警查看能够一目了然。先由入监教育分监区民警填写主要内容,之后由罪犯所在的分监区分管民警根据罪犯改造实际情况随时补充记录。
犯罪史:主要记载犯罪的基本因素,如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数额、危害性,反映罪犯是否残忍、是否团伙、是否自首、是否累犯、是否未成年犯罪、是否有涉枪、涉毒、涉黑等前科等量刑情节、减刑假释可能,要重点记录。
学习史:主要记录罪犯文化层次、监狱内自考获得的文凭、通过劳动技能培训获得的各类缝纫证书、学习书法绘画烹饪通讯报道等专项技能。
工作史:有无从军警史、特殊技能,是否参加黑社会组织暴力恐怖组织,从事的工作是否能养家糊口,是否是城市的“边缘人物”。在工作中,工作单位及其环境对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具有重要影响,如工作单位风气不正、管理不善、人际关系障碍等不良因素对有些人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可能引发犯罪心理与实施犯罪行为。
婚变史:家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能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如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情感交流功能、休息与娱乐功能等。有婚变史的罪犯,家庭结构多多少少有些缺陷,亲子关系遭到破坏,爱与被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罪犯从小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易走上犯罪道路。
成长史:罪犯走上一条不归路,与其成长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与个体主观能动性息息相关,对人成长期主要作用的是人的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工作环境、居住环境、交往以及职业环境因素。
罪犯的家庭情况是指罪犯家中人口、家庭成员和睦情况、亲属相处情况、家中经济宽裕程度,一般来说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成败,如有些罪犯教养方式是溺爱型、粗暴型、放任型、矛盾型。
罪犯的健康情况是指罪犯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情况不仅是躯体本身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在内,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身心健康”,“身”就是身体机能良好,没有疾病;“心”就是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二、“五史二情”提出的现实背景
先看看一个案例:张某,因犯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系累犯,此前还曾两次因盗窃被行政拘留。于2013年1月17日入监,由于自身残疾(右眼失明,左眼视力较差)、家庭贫困以及亲人不和睦等诸多因素,张犯在外打工期间曾多次有一死了之的念头,在看守所、入监教育阶段曾多次绝食抗拒改造。分流到下面监区后,通过“五史二情”的工作机制,进行资料查阅、信息反馈、情绪分析、矛盾排查和病情确诊等确定张某为分监区“310”列控之首。分监区从三方面进行防范控制:一是民警层面,不抱任何侥幸心理,时刻防控;二是罪犯层面,不给任何单独活动机会,严防死守;三是空间层面,不留任何的安全隐患,构建天罗地网。
今年“五一”节前夕,分监区按惯例布置清监行动,张犯下意识翻找物品的举动引起了联号包夹对象的注意,马上报告了分监区。果不出所料,在当日收工搜身时,张犯藏匿于袜子中用于自杀的胶袋纸被搜出,值班民警立即前后两次拉网式搜查其所有物品,发现张犯前不久写好的遗书一封。经突审,张犯坦白了准备在劳动节期间实施自杀的预谋。至此,分监区的一颗定时炸弹终于有惊无险地排除了,确保了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
纵观这次张林预谋自杀案件,自杀的原因主要基于社会、家庭、环境和自身等方面,在自杀前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征兆,而分监区能及时防控和排查,也就是非常重视“五史二情”的学习和掌握。只要转变执法理念,强化人性化执法,做好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对有自杀倾向的人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危机干预,同时落实好各项监管制度,加强民警责任心,加大刑罚执行监督的力度,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罪犯自杀行为,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
在实际工作中,“五史二情”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现实背景,具体表现为:
1、思想重视程度的不一样。认为“五史二情”起不到教育和管理罪犯的实际作用,罪犯改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才是判断罪犯改造好与坏的依据。监狱硬件设施的投入、物防技防条件的改善以及直接管理的加强,“关”得住人就行了,注重看得见的“现实表现”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找罪犯心理问题的“源头水”。
2、教育改造罪犯防控措施衔接不到位。由于监狱为确保监狱执法公正,打击罪犯及监督员肆意违纪,对民警队伍和罪犯改造场所实行常态化调整或调动,致使教育罪犯交接不到位,民警对罪犯掌控缺失,罪犯的实际表现在民警手中两眼一抹黑,从而出现监管安全的漏洞。
3、罪犯改造心理综合症占押犯总数的逐年递增。从调查统计数据看,患有各种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症、疑病症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罪犯占押犯数的30﹪以上。一些罪犯投改后,一时不能适应监狱环境的变化,身份的落差,人身自由的限制,家庭的变故等因素使罪犯不能安心改造,情感和行为的压抑逐渐形成改造心理综合症。
4、教育罪犯的科学性不够。上面千条线万条线,穿到基层一根针,多元的职责和多重的任务,导致民警上班忙于应付,疲于奔波,无暇去专门研究和收集排查犯情,甚至连阅档这一了解犯情的很好载体也疏忽掉了,“四知道”“五册点名”等熟悉犯情的好做法也抛弃,更甚于个别谈话教育也懒得理会。教育罪犯的“粗”,了解犯情的“窄”,谈话教育的“浅”,往往形成管理中的掣肘。
三、学习和实践“五史二情”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清楚“五史二情”工作机制的效用:罪犯陈某,男,1975年生于浙江,大专文化,未婚,企业上班,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陈某入监后,心情压抑,与他犯相处紧张,一直不能适应监狱生活,思维状态有些偏激,存在认知偏差,多次要求调到新疆改造,拒绝家里人来接见帮教。“成长史”中了解到陈某父母关系紧张,经常打架,父亲很凶,家中条件很差,缺乏父母之爱。“犯罪史”中了解到陈某工作中认识了一位姑娘,建立了恋爱关系,但是遭到女方父母的反对,逼婚不成就用刀捅女朋友好几刀。
通过“五史二情”的工作机制,我们个别谈话的目标可以确定,即缓解压抑情绪,改变其不合理观念,改善人际关系。用美国人艾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进行对症下药,也就是人感到难过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其基本理论就是ABC理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的更直接的原因,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结果。通过心理咨询指出陈某的情绪问题不仅受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而且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要求其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同时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焦躁情绪,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五史二情”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民警的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根据以往经验,民警调整或罪犯调动后对犯情的掌握需要一段时间,甚至阅档过程中往往要花掉不少时间还难以对罪犯有直观的了解,对罪犯的犯罪缘由、心理情况、个性特征和未来改造方向无法揣度,心中做不到有数。“五史二情”能够有策略性的更方便性的对症下药,对罪犯“四知道”、重点犯心理档案、顽危犯教育转化档案、“三包”落实情况、日收日处机制、甚至心情驿站起到“牵引机”的作用,做到信手拈来,游刃有余,而不必要去从头再来。
2、有助于更好的贯彻“保安全,促稳定”的方针,掌控“犯情动态”。根据每个罪犯个体、生活环境、成长史和犯罪经历的千差万别,每个罪犯的危险程度、恶习程度和改造难度的异同,遵循以人为本的主体性,个性化教育的差异,通过与罪犯的短兵相接、直面剖析、全面攻心,促使他们了解自我,扬长避短,实现“要我改造”向“我要改造”转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从而提高教育效果的预期。
3、有助于积极构建“三相四维”的个别教育新模式,攻克个别教育的新难题。“三相”从罪犯的危险程度、恶性程度和改造难度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四维”是指罪犯个体(内部的)、生活环境(外部的)、成长史(内在的)和罪犯表现及羁押、服刑表现(现实的)四个维度的情况了解,解决了解、熟悉罪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难题,又解决罪犯犯罪的成因分析,可以使“病症”分析得更透,“药方”开得更准,增强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来源:金华监狱 作者: 黄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