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担心干事容易触碰规矩,变得畏手畏脚,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想做。有的则认为纪律严、禁令多,会为干事创业添负担,在清廉为官与勤勉干事之间做起了“单选题”。更有甚者,遇到事情撂挑子,面对矛盾和困难推三阻四,滋生出资金沉淀、土地闲置、项目拖延、棚改迟滞等庸政懒政问题。说到底,还是没有解开“讲规矩就难有作为”这个心结。
古人讲:“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毛泽东同志讲过:“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这讲的都是纪律、规矩对于干事创业的重要性。没有纪律,不讲规矩,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是不明白,但在对接自己的“小九九”时却不愿认同。归根到底,在一些人那里,还是觉得规矩是用来约束别人的,自己最好在规矩之外,自由自在没有约束。一旦纪律严起来、规矩硬起来,就内心里有抵触情绪,觉得开展工作不那么方便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实践中迟早是要栽跟头的。
一些人之所以认为,现在讲规矩就难有作为,主要是拿以前作比。觉得以前有些做法,放现在肯定违规违纪了,但那时就做了,而且干得比较顺当。现在要想再沿用以前那些做法、套路,肯定就碰底线、触红线了,因而感觉规矩多容易让自己难展手脚。这表明,除了对规矩的认知要加强之外,思维的定势也要改变。规矩多、纪律严是大势,不能幻想这是权宜之计。顺应大势就要调整自己,创新开展工作的思路办法,习惯在讲规矩下干事,在守纪律中把事干好。
确实,如今的规矩和制度确实是多了、严了,但纪律和规矩,只是为干部干事创业、权力健康运行划定了清晰边界。在这个边界之内,是完全可以自由施展拳脚的。纪律规矩虽然严了,却不是什么束缚和桎梏,而是一种来自组织的制度性保护。有些事需要事前请示、事后汇报,组织上就会给予及时提醒和指正。一些落马者,正是因为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得不到组织的及时提醒,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只有把纪律规矩摆在第一位,以党章和《准则》《条例》为遵循,才能远离违纪违法的困扰,真正实现名节不污、安全无虞。
讲规矩,只会更有作为。按潜规则办事,可能顺当一时,但违规违纪的代价迟早是要还的。在讲规矩下干事,时时敬畏着底线、红线,完全可以开创新的干事方法、路径,甚至更能得心应手,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不逾矩”。在相当意义上说,讲规矩其实失去的只是吃拿卡要捞油水的机会,得到的却是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的自由。
“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闲”。从根本上讲,纪律与规矩,破除的是各种为所欲为的私心,成全的是秉公办事的公义。有了讲规矩、守纪律的政治生态,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干事,也可以更有作为。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31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