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等礼品。乾隆帝却颇感失望,认为英人“自为独得之秘,以夸耀其制造至精奇”,其实“天朝原亦有之”。这种封闭、自大的心态,为近代中国的落后、屈辱埋下了伏笔。
物换星移,自从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开办“出口特区”,古老的东方大国按下了开放的快进键。今天,中国已晋身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从中美“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到连接亚欧非的“一带一路”,从牵头成立“亚投行”到中国东盟构建“自贸区”,一个又一个亮丽的标签,标注着开放的风向与维度,今日中国前所未有地与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
无论微小的细胞还是复杂的社会,如果中断与外界的物质、信息交换,既难以维持内部的平衡,也无法赢得发展的良机。环顾寰宇,当代世界互联互通、无远弗届,开放之潮浩浩汤汤,任何形式的自我封闭,只能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蕴含着发展红利,开放活了整盘棋也就活了”“把‘一带一路’作为‘最大机遇’”“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观察今年两会,以开放为机遇,以开放促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越来越大”。开放发展是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谁若是固步自封、排斥开放,谁必定为时代所抛弃。
开放的大环境容易形成,开放的心态却难得。如今,“开眼看世界”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却仍有一些干部对外来者抱有敌意,虽言必称开放,内心却忧虑开放之后的激烈竞争。有的人“领略”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社会面貌,自卑情绪潜滋暗长,笃信“月亮就是外国的圆”,妄言“土鸡不可能超越凤凰”。还有人,眼光偏狭、观点极化,认为开放仅是权宜之计,既然世界经济阴云密布,少一些开放就能避免受外部波动影响。这些愈开放愈忧虑保守的心态,值得细细思量。
开放为人们打开一扇扇“可能”的窗户,有时也难免形成比较、带来冲击。心理学中有“漏掉的瓦片效应”,讲的是在屋顶铺满瓦片,唯独漏铺一块,有的人仰望到整齐的屋顶,有的人则专注于漏掉的那一片。专注那块漏掉的瓦片,其实是专注自身短板的隐喻。倘若因为自身存在短板和不足就在行动上裹足不前,结果只会是放大自己的短板。越锁国越落后,这个教训再清楚不过。避免被悲观击倒,尤须在开放环境中辩证看待差异。
正如光芒可以驱散黑暗,也能令人盲目,开放并不会自动生成美好。一方面我们要破除封闭心态,规避自卑情绪,祛除狭隘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真正打开心灵,吸纳包容、兼收并蓄。秉持开放心态、保持奋进姿态,在文明互鉴中拓展视野,在交流交融中博采众长,才能为创新培厚土层,为发展积蓄动力。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多元多样的开放时代,呼唤平和包容的开放心态。厚植开放理念,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勇毅开拓进取,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魄踏浪前行,一定能把未来牢牢握紧在手中。
《 人民日报 》( 2016年03月1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