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个花的名字,美丽姑娘卓玛拉。你有一个花的笑容,美丽姑娘卓玛拉。你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歌唱在那草原上。你像春天飞舞的彩蝶,闪烁在那花丛中……”
彝族小伙阿牛清脆嘹亮的歌声响起,听得身边的人们都醉了,仿若这一刻就在那辽阔的大草原上,边喝着香醇的美酒,边看着阿牛牵着妻子小芳的手在花丛中载歌载舞。
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也许没有人会相信,这里其实是四川省西昌市公安局戒毒康复中心,阿牛和小芳都是这里的戒毒学员。
“在这里,我们可以真正远离毒品,每天有规律地工作生活,真心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家。”阿牛和小芳如是说。
戒毒中心内喜结良缘
阿牛的歌唱得好,小芳的舞跳得棒。
在接触毒品之前,两人都曾是家里人的骄傲和希望,后来却因为毒品的坑害,让他们失去了往日的欢笑与幸福。
“我做了多年烧烤生意,也挣了不少钱,但都被毒品给烧掉了。”阿牛低下头,两手紧握在一起。
后来,阿牛和小芳都因吸毒事发,被送进西昌市马坪坝戒毒所。
不幸,就这样摧残着两个年轻的生命;命运,却在这时给他们开启了另一道通往光明的大门。
因为听说戒毒康复中心的环境要比强戒所好很多,阿牛和小芳不约而同地递交了申请,在去年9月成为了同期学员。
一开始两人并不认识,不过眼看就到中秋节了,按照中心的一贯传统,管理人员开始鼓励大家报名参加中秋晚会活动。
本就多才多艺的阿牛和小芳自然不会错过,于是两人在那场晚会上配合演出了一支藏族歌舞。
阿牛优美的歌喉、小芳曼妙的舞姿,两人在合作中珠联璧合,一下子就擦出火花。
活动结束后,憨厚朴实的阿牛直接找到小芳,一句“我们交往吧”便俘获了小芳的芳心。
两人就这样一起坠入了爱河,这也让他们本已因毒品褪色的生活重新焕发了光彩。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的感情急速升温,开始有了结婚的打算。
在得知了阿牛和小芳的这一想法后,中心领导非常重视,还亲自陪同两人到当地民政局结婚登记。
如今,阿牛和小芳早已成为了一对合法夫妻,并申请住进了中心的“夫妻房”,从此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甜蜜二人世界。
午后的阳光从玻璃窗透进室内,阿牛和小芳依偎在沙发上,初见他们的那一刻,仿若真的闯入了某家民居。
“我们怎么也想不到,在这里不仅摆脱了毒品的纠缠,竟然还收获了爱情与婚姻,过上‘男耕女织’般幸福的生活。”说到这里,两人的手不自觉地牵到了一起。
让学员能有一技之长
和阿牛聊天的时候,他的脚上还穿着长筒胶鞋,虽然当天是休息日,但他还是抽空跑到自己的菜地里转了一圈。
在这里种菜,是目前中心给阿牛安排的日常工作,凭借这份工作,他每月可以有一千五六百元的收入。
一直以来,中心始终秉承“以劳动促戒毒康复”的理念,通过邀请禁毒成员单位中的工业、农业、畜牧业等方面专家到此授课和培训的方式,让学员掌握蔬菜种植、电焊、喷漆、洗车等方面技术,为其将来回归社会创造相应的基础条件。
阿牛种菜的工作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他的工作地点位于中心内一处40亩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大棚,将来产出的蔬菜除了满足中心的自身需要,剩余部分还将外销至本地市场,销售收入也会计入其自身产值。
“现在地里的蔬菜长得还不错,估计春节前就能上市了。”说到这里,阿牛黝黑的脸庞上挂满了笑容。
此外,中心还开启了戒毒康复管理先河,选取部分思想稳定、戒毒康复情况良好的学员外派到社会中的企业就业,每天早晚由民警接送上下班。
小芳就获得了这样的工作机会,她的工作是到外面的洗车厂洗车,一个月下来也能拿到和阿牛差不多的工资。
在这种收入水平下,除了缴纳相应的管理费用和房租水电,阿牛和小芳还能够攒下部分积蓄。
“人性管理为基础,心理矫治为手段,技能培训为平台,生产劳动为依托,回归社会为目标”,这是中心在实践探索中提炼总结出的一套西昌特色。
因此,西昌戒毒康复中心也成为了目前四川省唯一一个集劳动戒毒康复、劳动就业安置和劳动培训为一体的新型戒毒康复场所,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启用以来,累计成功为学员提供就业岗位1600余个。
营造温馨如家避风港
细心的人们也许会发现,虽然中心属于公安局的单位,但这里竟然没有一名管理人员穿着警服,中心主任刘前康也是以一身便装示人。
“我们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来淡化管理色彩,给学员们创造出一个更加轻松舒适的康复氛围。”刘前康如是说。
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正是通过这种零距离接触的方式,中心管理人员与学员们建立起了“兄弟情、姐妹情”,让他们找到了久违的温暖。
除了阿牛和小芳目前居住的“夫妻房”,中心还设置了社区医务室、探视客房、图书阅览室、“网络沙龙”等多种场所与设施,为学员们营造出了一个温馨如家的生活环境。
在阿牛和小芳眼中,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戒毒者的避风港。
“吸毒者其实是弱势群体,在外面难免遭受一些异样眼光,而生活在这里则完全没有任何压力,像极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小芳不禁发出感慨。
不仅如此,中心还在较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强制戒毒管理理念,采用半开放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这里有一套星级管理制度,只要在规范考核中达到一定水平,学员便可以请假外出,回来后再通过药检看是否复吸,这样既给我们以自由,又调动起了我们的戒毒积极性。”阿牛对此颇为认可。
正是这种大胆创新的人性化管理模式,让学员尝到了正常生活工作的甜头,让学员家属看到了希望,因此很多学员戒毒期满后都不愿意离开,甚至主动申请继续签订协议。
阿牛和小芳就有着类似的打算,其中小芳的态度更是异常坚定。
“我已经和他商量好了,期满后一定争取延期,并在这里生下我们的宝宝。”小芳已经开始憧憬起两人的未来生活。
自中心投入使用至今,已累计入住康复学员1697人次,其中有170名学员属于慕名前来自戒者。
面对眼前的成绩,刘前康等中心工作人员并没有骄傲。
“我们仍在不懈努力,争取把西昌戒毒康复中心建设成一个‘全国一流’的戒毒康复场所。”刘前康告诉《法制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