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小视频流传很广。一位普通人接受街头采访,在被告知当地每年车祸死亡200多人后,记者问他能接受交通事故死亡的最多人数,他答道差不多70人吧。然而,当他看到走过来的70人都是自己的亲人时,他的眼睛湿润了。此刻,他能接受的人数是0。同样是交通事故,从旁观者的位置换成了自己亲人的角度,看法就完全不同。
女儿五六岁时,有一次带她在商店闲逛,不意她突然就跑了出去。我耐心问她为何?原来,孩子个子小,在人多时,看不清爸爸的面孔,通常都是根据裤子的颜色来辨别。那天天色较暗,她旁边的人裤子颜色和我穿的差不多,便把他当成了我。后来看到有位母亲在大声责骂孩子为什么喜欢跟陌生人跑,孩子委屈得直哭,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她听,这位母亲才恍然大悟。蹲下来处在孩子的位置上,才能看清孩子眼里的世界。
工作中,有的干部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辛苦为百姓办好事,百姓却不领情?化解矛盾纠纷,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为什么个别群众仍然揪着不放、闹个没完?具体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与缺乏换位意识不无关系。不去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那么好事虽好却未必是群众所需要的,表面矛盾化解了群众心结却可能还在。因而,很多人看起来忙忙碌碌、勤勤恳恳,但因为少了换位,事实上仍然在缺位。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甚至形成了思维定势,常常忘记了还有他人的角度,遑论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对于普通人而言,缺了换位意识,往往就会滋生冷漠、偏见与矛盾。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还会导致对群众的思想缺位、情感缺位、工作缺位。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想问题、干事情,结果往往是自己方便了,群众就不方便;自己舒服了,百姓就不太舒服。面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倘若想到对方是自己的家人,是否还会面孔冷漠、颐指气使?古人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说的正是为政者要多从百姓角度感受困难、考虑问题。由是言之,换位思考不仅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政治素养。
现在,改革方案的顶层设计在次第出台,如何落地生根?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怎样让7000多万人真正摆脱贫困?落实的方法有很多,但怕就怕那种机械僵化的执行,照本宣科式执行,“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导致好的政策、决策在实际中变形走样。这种执行的实质,就是只讲“政治正确”,不讲实际效果;只有单向视角,不做换位思考。要把落实工作做到位,关键就要学会换位,多从基层实际角度、多从群众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好的政策决策更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把换位变成一种工作方法和思维自觉,思路和心态往往也会为之一变。
有几位年轻人来到乡村,看到那广袤乡野与田园风光,不禁陶醉其中感叹真美。不意田间一位劳作的老者说道:你们要是在这里生活,可能就不会感到都是美了。这仿佛是一个隐喻,启迪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多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就是不仅要有“四面湖山归眼底”的胸襟眼界,更要有“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平民视角与百姓情怀。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