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又称北京市清河农场、北京市人民政府清河办事处,成立于1950年2月24日,是新中国最早的劳改农场。它位于天津市宁河县境内,毗邻渤海,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分局下辖柳林、金钟、前进、潮白、清园、垦华6个监管单位和清河医院、科研所、教育中心等6个服务保障单位。如其名,“清河”寓意“以清水涤荡灵魂”,作为首都北京的净化器,清河分局为首都的安全与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的清河分局占有北京监狱系统的半壁江山,承担着北京半数的已决刑事犯的关押改造工作。50多年来,几代清河人发扬“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勇于争先”的清河精神,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先后成功地改造各类犯罪分子、劳教人员十余万人,在昔日的盐碱荒滩上书写出绚丽篇章。清河监管分局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奋斗史。纵观清河分局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白手起家艰苦开拓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解决好首都北京的社会治安工作迫在眉睫。为了尽快妥善安置当时关押在北京学校、教堂、庙宇中的大批国民党军、警、宪、特,中央决定在天津东郊的一块盐碱荒地上兴建清河劳改农场。这块盐碱地是海水退去后留下的一片滩徐,距离北京较远,不仅对北京威胁较小,而且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1949年11月,第一代领导李一平、刘茂田、梁文英等人带领干部、警卫战士、技术人员以及管训人员共计71人开赴宁河县茶淀地区,拉开了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劳改农场—北京市地方国营清河农场的建设序幕。清河农场的正式成立日期定在1950年2月24日,以当时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圈阅批示日期为建场日。
清河农场创建过程的艰苦难以想象。当时中央拨付的2000万斤小米就是农场的全部‘筹建经费,在这种缺衣少食的艰苦环境中,建设大军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开渠引水,治理盐碱,硬是在荒无人烟的滩涂上建成了7000亩水网纵横的丰饶农场,年底收获稻谷269万斤,实现了当年建场、当年收益的目标。到1966年,清河农场相继建起8个劳改劳教农场,开垦荒地20余万亩,生产粮食近4072万斤,创办6个工副业分厂,并先后建起学校、医院、商店等设施,成为总人口达到24700人的大型劳改农场,既成功地改造了大批罪犯,又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建设,成为“北国江南鱼米乡”。
毕路蓝缕,以启山林。先辈们的艰苦卓绝的开拓不仅为清河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为清河留存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几代清河人身上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依据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清河农场全面总结建场以来的经验教训,在1953年一1956年总结出一系列监管经验和制度,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教育措施,改造效果显著,得到公安部的高度赞扬。
1956年是值得清河人骄傲的一年。在清河农场成立5周年之际,公安部分别于5月和9月在清河农场召开全国管教、生产经营管理现场会。会议的选址,正是对清河农场所取的成绩和管理经验的充分肯定。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亲临清河主持全国劳改农业生产会议,并号召全国劳改单位向清河农场学习,使清河农场成为全国劳改系统的一面旗帜。可以说,1956年,清河农场取得建场以来的第一次辉煌,清河农场从此声名远播。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天灾人祸双重破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清河农场的蓬勃发展也戛然而止。十年文革是新中国的一场浩劫,清河农场也被无情地卷人其中。在“砸烂公检法”等反动口号的煽动下,清河农场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领导组织机构被砸烂,“革命委员会”接管了农场的领导权,许多农场干部遭到批斗,大批干警被下放劳动,大部分劳改人员被疏散遣返。此时的清河农场处于混乱状态,各种工作陷人停滞,已经无法正常履行专政机关的职能。更严重的是,与全国其他兄弟单位所遭受的破坏不尽相同,清河农场在受困于人祸的同时还遭遇到天灾。清河农场位于唐山西侧,受到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严重波及。地震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共造成农场351人死亡,近700人受伤,80%以上的建筑物或者倒塌或者成了危房,已经无法使用,当时的六分场(现前进监狱)受灾最为严重。这场地震使得清河农场的干警和服刑人员在临时搭建的防震棚里住了10年之久,直到80年代中期才重新回到砖瓦房。清河农场在文革期间所遭受的双重破坏,在中国劳改机关中是罕见的,这也导致重建工作步履维艰,艰辛异常。但是,清河人坚韧不拔,同心同德,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努力将双重破坏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第三阶段(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恢复重建再度振兴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清河农场开始全面恢复重建,掀起了又一轮的农场建设高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给清河农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农场落实政策,召回千部,恢复组织机构,停滞多年的监狱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在百婀争流、创新发展的改革年代,清河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生产、罪犯改造还是队伍建设,都逐步走上正轨,农场的面貌发生了巨变。到1990年,农场押犯总数达到了8600人,居民人口达到2万,形成了一个集医疗、生活、文教、商业等为一体的小社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清河农场本着严格、科学、文明管理的原则,积极实践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新模式。从改造人出发,尊重罪犯人格,关心罪犯生活。1983年以后,清河农场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开展“严打”的精神,根据中央和北京市委指示,先后分6批向新疆和青海调运罪犯5300人,圆满完成押解任务。
1987年7月24日,清河农场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签订了第一份《关于对服刑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加强帮教工作协议书》,拉开了“大墙内外齐抓共管”的帮教工作的序幕,被司法部称之为“北京模式”。到1988年12月,与全市18个区县全部签订了《服刑、劳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协议书》,实现了监狱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形成了“大墙内外齐抓共管,帮教安置配套成龙”的新格局。
1991年,清河分局被确定为副厅级单位,是继湖北沙洋监狱管理局和河北第一劳改总队之后,全国第三个副厅级监狱管理单位。
第四阶段(90年代初期至今) 改革体制依法治监
1994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正式颁布实施。颁布伊始,大家普遍认为《监狱法》对管理人员限制过多,导致对劳改人员的管理更加困难,监狱管理者表现出不适应。但是,清河人比较高的整体素质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关键作用,很快结束了这个适应过程,进人与《监狱法》的良性互动状态中。19%年秋,在市局的领导下,清河分局围绕《监狱法》开展建章立制工作,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制定了各类规章细则达70余个,现在清河分局所依循的绝大部分规章制度都是这一时期出台的。清河之所以能在理解《监狱法》的基础上取得建章立制工作的骄人成绩,能够实现用制度管人,由人治转向依法治监,除了上面提到的清河干警综合素质比较高之外,还有两个要件不容忽视:一是北京市财政状况比较好,市政府的经济保障为清河的这次转轨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清河承载着厚重而完整的北京监狱发展历史,建章立制必须以史为鉴,有了历史作参照,才能知道不足与缺陷,然后对症下药、改进完善。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对《监狱法》的学习、领会,还是围绕《监狱法》的建章立制,清河都走在了前头,这也凸显了清河作为首都监狱的地位与作用。
《监狱法》的颁布也引发了以清河分局为范本的北京监狱体制改革。多年来,清河分局形成了一种无所不包,大而全、小而全的体制,监狱办社会、监狱办企业的问题成为制约清河长远发展的瓶颈。要纯化监狱功能,做到集中精力依法治监,就必须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在市局党委提出“小社会融人大社会”的监狱改革方针的指导下,清河分局的体制改革进人快车道。
1998年,当北京市政府把清河分局列为市财政保障对象的时候,清河分局已经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监狱清商、监狱与企业脱钩工作。在监狱体制改革之前,清河分局与所属企业名义上已经分离,但是“砸碎了骨头还连着筋”,当时清河的所有企业由清河分局的一位主管生产的副局长负责,所以事实上,监狱与企业并没有撇清关系。1998年6月,北京市信达实业总公司与清河分局分离,信达实业总公司及其所属企业整建制划归经中实业总公司管理。这标志着清河分局与所属企业彻底脱钩,清河一次性把所有监狱企业推向社会,实现小社会融人大社会。清河分局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监狱、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到现代监狱单一功能的巨大转变。由于清河分局党委妥善的工作部署和北京市政府的财政保障,与企业的脱钩并没有给清河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此后,清河的监狱体制改革工作就一直有条不紊向纵深展开,到2003年司法部召开六省市监狱体制改革会议的时候,清河的监狱体制改革工作已近尾声,基本达到了司法部提出的“全额保障、监企分离、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体制改革目标,监狱职能得到纯化,真正承担起改造罪犯的法定职能。
清河分局布局调整是监狱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步骤。1996年,清河分局党委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市监狱局的有力领导下开始着手于调整布局的工作。当时清河所辖16座监狱,最大的一座关押了1100多人,最小的一座仅关押了二三百人,相差悬殊。并且这些监狱全是平房建筑,最低的围墙仅有2.3米,再加上盐碱的长期腐蚀,围墙千疮百孔,不堪使用。面对严峻形势,分局党委提出“重新规划,重新布局”,整合监狱,为北京监狱系统的新一轮的改扩建拉开了帷幕。清河分局的工作很快形成蓝本,并得到北京市政府的高度评价与积极支持。从1997年开始,北京市每年向清河拨款四五千万。不出几年,一个占地280亩的指挥中心拔地而起,后来又陆续建成了5座现代化监狱,第6座拟投资1.9亿,目前处于建设过程中,它将会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硬件设备最先进的监狱。自清河农场成立以来,此次布局调整投资最多、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目前,清河分局所属监狱布局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具有时代特征并符合首都窗口地位的监狱布局体系,监狱安全防范的硬件设施显著增强。
1998年至2003年,在北京市政府支持下,以在京解决干警职工住房、真正融人北京社会为切人点,清河分局在北京建设了6万平方米的职工住房,并通过鼓励职工在京贷款买房等措施,使绝大多数干警在北京安了家。解决职工在京住房问题,打消干警的后顾之忧,是解决监狱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步骤,迈出了小社会融人大社会的坚实步伐。
开通班车,实行倒班制也是监狱体制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2004年,清河分局开始在金钟监狱实行倒班制试点,干警轮流休息,这一制度极大地激励了干警的工作热情。2005年,北京市专门拨款开通了清河地区的通勤班车,不仅解决了清河监管分局的交通问题,还带动了整个清河地区实现通勤制。通勤制的实施使清河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北京人,几代清河人的梦想变为现实。同时,2004年,清河分局党委顶住重重压力毅然撤销了九年制清河子弟学校,在北京市教委的协助下,使清河干职子女都在北京市里就学,这一措施不仅减轻了清河分局的社会负担,而且进一步纯化了监狱职能。
监狱体制改革治愈了清河的诸多顽疾,卸下了清河沉重的社会包袱,使清河人集中精力、一心一意致力于罪犯的改造工作。这一时期,清河分局取得了空前的成绩,2002年7月31日,清河分局生产实现了“两个转移”,即罪犯劳动由狱外转移到狱内,由农业生产转移为狱内加工,清河分局结束了几十年罪犯从事农业劳动的历史;监狱安全系数也大为提高,从1997年1月1日起,实现11年“四无”,即无暴狱、脱逃、自杀、非正常死亡四种事故。现在的清河分局所属监狱实现封闭式管理,罪犯狱内生产由以往零散手工加工发展到以缝纫、毛织为主的规模经营。狱外资源统一由分局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使监狱长彻底摆脱了生产队长的身份,专司改造罪犯之职。
监狱体制改革促进了监狱管理水平的提高,维护了监狱的安全与稳定,提高了罪犯改造质量。2008年是奥运年,清河监狱管理分局党委提出“三个确保、一个夺取”,以奥运年为清河新发展历程的起点,为更大成绩的取得与和谐监狱的构建而不懈努力。
清河分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清河文化。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建设的过程。清河人坚持用“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勇于争先”的清河精神鼓舞斗志,丰富文化建设活动载体,拓宽文化建设内容和形式,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将积淀了57年的清河文化底蕴,凝练成“让走出清河的人远离犯罪”的共同愿景,在团队文化、职业文化、廉政文化和监区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监狱管理水平和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清河文化既蕴含着清河深厚的历史积淀,又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逐步成为清河人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激励着一代代清河人为首都的监狱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口述人魏书良系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局长;王金亮系该分局政委;访谈人曾尔怒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犯罪与改造研究》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