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百家姓
百家姓(第一部)3 周 吴
发布日期:2015-6-4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1101   收藏(0)

寻根溯源,认祖归宗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传统,不但如此,中国人还以自己姓氏里名人辈出为荣,其实每一姓历史上都是名人辈出,接下来的吴姓更是精彩。和其他姓氏的自中原向下不同,吴姓是一个发源于南方,然后再向北方发展进而遍及全国和海外的姓氏,这一姓氏里,有一个人的故事至今还是吴姓人的骄傲。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今天解读《周吴》两姓。
  
  每一个姓的背后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讲一部在“三、百、千”里边篇幅最短的《百家姓》,可能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会超过我们的想象,前面讲了赵钱孙李,接下来要讲周吴郑王。
  
  周,历史非常悠久,但是这个姓的来源不复杂。
  
  第一,在皇帝的时候,就有一个周部落,皇帝有两位大臣,周书和周昌。这是传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传说是胡说,传说不等同于神话,更不等同于胡说,传说自由他的道理,周姓氏周书和周昌这两个人的后代。
  
  第二,基本都出于姬姓,中国很多姓是从带女字旁的字分出来的,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被敌人所逼,当时的少数民族逼迫,就率领族人西迁到陕西岐山下的周原,相应的他们的部族就被称为周族,他们的子孙城建了,非常重要的周朝。姓姬的人创建了周朝,周朝攻灭了商朝,传到周赧王的时候,是公元前的256年,被秦国灭掉。周朝的子孙都被废为庶人,这些人都是姓姬,但是为了纪念故国,所以他们开始姓周。这些主要在河南临汝县西北,也就是今天的汝州庆阳古城这一带,当时民间称他们为周家。
  
  第三,改姓的不多,但是有,比如唐玄宗的名字叫李隆基,要避讳,一些姓姬的人为了避讳李隆基,改姓了周。唐末的时候,有个人叫成纳,被赐姓为周。元朝的时候有好多姓苏的人改成姓周了,很多,整个族整个族的改。但是相对李、赵这种姓,周的改姓的情况算比较简单的。还有其他民族用了汉姓,姓周的,比如鲜卑族的贺鲁氏就改姓为周,整个贺鲁部落改姓周,这种情况非常多。
  
  周姓最初发源于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初的时候,大规模的分封诸侯国都分出去了,这下就广布到黄河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慢慢的形成了以河南和陕西两大中心,姓周的主要集中这两大中心。秦灭了六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然后开始分迁贵族,迁的全国各地,秦末又开始战乱,为周姓的扩散提供了条件。这个时期周姓迁徙到江苏的北部,并在当地形成了望族,到了魏晋南北朝北方长期战乱,民族的大迁徙开始出现了,主要的趋势是从中原往南迁,唐末五代又是几十年军阀混战,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南宋末年蒙古南下。
  
  这几次大战就迫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的周姓大量的南迁,主要前往福建、浙江、广东,元末明初的时候,湖南几乎被朱元璋杀光了,这个时候,江西吉安府的周姓移民到邵阳地区,今天河南姓周的基本是江西迁过去的,明清以来周姓遍布全国。现在周姓的人人口是2500多万,排名第九,占全国人口2.02%,姓周的最多的是河南省。
  
  周作为一个古老的姓氏,历史上姓周的留给我们的故事是在太多了,怎么样去观察一个家族的文化传统?怎么样去了解一个姓氏传统?我们讲文化基因有窍门,看祠堂的匾额和对联,和看他的堂号。问姓周人堂号,一般会报两个堂,细柳堂和爱莲堂,这是周氏家族最荣耀的一文一武,对联1是:功高细柳,泽普爱莲。对联2是:军容推细柳,理学尚濂溪。上将威严细柳营,理学首推周濂溪。对联2是:汉室军容推细柳,宋朝理学尚濂溪。
  
  细柳,说的汉朝名将周亚夫,公元前199年生人,公元前143年去世,沛县人,和刘邦是老乡,说明在西汉的时候,姓周的已经迁到了江苏一带,他名将周勃的儿子,在七国之乱当中,周亚夫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战乱,周亚夫一直当到丞相,封大元帅。汉文帝六年,匈奴入侵,周亚夫和另外两位将军驻军边防,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今天的西安附近,治军严谨,军纪严明。汉文帝来了,想到军营看看,不知道口令没有通行证不让进。
  
  濂溪,是宋朝周敦颐,1017年生人,1073年去世,湖南人,周姓往南迁,痕迹很清楚了。他就是濂溪先生,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推崇他为理学的创始人,宋明对中国文化有根本性的影响,他的《爱莲说》很有名,所以一个叫细柳堂,一个叫爱莲堂。
  
  吴,姓实在太精彩了,吴姓的来源。
  
  第一,上古就有吴姓,出自舜帝之后,颛顼帝有个大臣叫吴权,是中国乐曲的发明人。另外,还有个传说,说皇帝的妈妈姓吴,古代神箭手最有名的是后羿,当时有个和后羿齐名的叫吴贺,在《帝王世系》有记载。
  
  第二,最主要的一支还是出自姬姓,周朝的老太王,追封的,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一个叫太伯,一个仲雍,一个叫季历,这三个人都非常贤能,但是按照周人的传统,只有长子太伯可以继位,然而老太爷喜老三季历,儿子们都看出来了,老大和老二为了让位,离家出走了,从陕西岐山一带,一路南下,来到了当时是荆蛮吴越之地。这弟兄两个就按照当地的风俗来生活,当的风俗主要是纹身、断发,这等于是自觉希望,已经变成蛮夷了,不可能继承王位了。后来太伯和仲雍都受到了周王朝的表彰,他们的后裔就被封在吴,也就是今天江苏无锡一带,所以他的子孙以吴为姓。吴姓基本上把太伯和仲雍奉为始祖,但是要注意的是太伯没有孩子,所以天下吴姓一般认为自己是仲雍的后代。江苏常州、无锡一带有关太伯的遗迹非常多,一直到今天在无锡市的鸿山,也就是梅里山,还有太伯墓,这归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后来他的子孙被封为吴国,后来被越灭了,他的子孙就姓吴了。
  
  兄弟两个,一个被封在吴国,还有一个被封在山西平陆县境内,太伯的后裔。被封成虞,所以吴虞是兄弟,一般认为是有血缘的,在过去江南的一些吴氏大族里边,吴虞不通婚。
  
  第三,吴姓还有非常奇特的,就是兄弟民族中有吴姓,非常精彩,苗族的吴姓非常多,诞育了很多人才,其中有一位叫吴鹤,明朝的王阳明的得意弟子。一直到今天湘西湖南西部的苗族当中,吴姓是第一大姓。苗族的吴姓非常复杂,还分枝分派,还分出一支姓伍。蒙古族里边也有姓吴的,蒙古族有七大部落,有一个部落姓吴兰苏和,后来就姓吴了。和姬姓吴没有关系,和汉族也没有关系。
  
  吴姓古时候,主要在今天的江苏无锡一带,慢慢的向北发展,向齐鲁这一带发展,后来迁入了河南、安徽,很多姓是从中原往下的,他是兄弟两个到了这里,形成姓以后开始往北发展,随着战乱混乱,吴姓开始向各地分开,到了秦朝的末年,有个叫吴芮的也起兵造反,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成立以后,又被封为长沙王,建都湖南长沙,于是,姓吴的这一支迁到了长沙。
  
  三国的时候,孙权、孙策的妈妈是吴国太,这样吴姓的分布,就呈现出和别的行不太一样的态势,他是先在南方形成。吴姓的名门望族非常多,也非常注重家谱,直到今天吴姓的很多家谱得以幸存,是不乱的。越国灭掉吴国以后,吴国很多人被抓到越国了,后来,越国又灭亡了,吴人又跟着越人相继南迁,很早就到达了越南地区。
  
  秦汉以后,因为内地的吴姓,经商、做官、找亲戚、从军等,到达越南的很多,唐代中期,有一个人叫吴纳,当了越南一个地方的刺史,见于《元和姓篡》。迁到越南的吴姓子孙,不断的开拓进取,建立功业,到了中国的唐末五代,南迁越南的吴姓子孙,有一个叫吴权的,居然开始有权了,建立了吴朝,这是越南的一个朝代,当皇帝了。可惜,吴朝只经历了两代,吴权和吴昌炽父子,后面被丁朝取代了,后来吴权的后裔散居在越南各地。到了明朝的时候,还有一批移民,不愿意接受当时清朝的统治,跑到了越南,杰出的史学家吴士连,写了越南第一本编年体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南越的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今天人口2400万,排行第十,占全国人口1.93%。
  
  吴姓典故,不惧贪泉,有个人姓吴叫吴隐之,他的兄弟叫吴坦之。兄弟两个家境贫寒,相依为命,但是非常友爱。吴隐之年轻的时候就以博学孝悌闻名于世,他和哥哥曾经为自己的父母哭丧,一直哭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吴坦之有次冒犯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官员,差点被处死,吴隐之冲过去说,我愿意替哥哥死,感动及其有名的人物桓温。从此吴隐之的官越做越大,因为受到桓温的赏识,但是他非常廉洁,当到刺史了出门不坐车,身穿布衣,他的妻子贵为刺史夫人,居然亲自织布,并且到集市上去买劈柴,自己背,这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官。
  
  有次吴隐之要嫁女,当时非常著名的人物谢玄,跟吴隐之是好朋友,想送礼物不知道送什么,就派一个厨子来帮忙做菜。谢玄的厨师带着家伙,到吴家一看惊呆了,家贫如洗,而吴隐之的家人,牵着一条狗正好出门。谢玄的 厨师问,你牵狗干吗?家人说老爷吴隐之要嫁闺女,没钱了,准备把这条狗卖了。
  
  这个到后来当了广州的刺史,广州城外20里有一处泉水,名字叫贪泉,据说当地官员一喝贪泉水,就忍不住要贪污,自己的没责任。所以当地的官员经常贪污,抓住就检讨,说不是我想贪污,是因为口渴喝了贪泉水,控制不了自己。就这样有很多官员逃脱了制裁,吴隐之却说不信,贪污和泉水没关系。大家都说不能喝,吴隐之就跑到贪泉旁边,喝了一肚子,喝完还吟了一首诗:“古人饮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吴隐之及其廉洁,改变当时广州的官风,受到了东晋皇帝的称赞,也受到褒奖。唐代魏征在编《晋书》的时候,这样评价晋朝的清官吴隐之,晋代良能,此焉为最。今天如果大家到广州去旅游,还可以再广州博物馆里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两个字“贪泉”,就是纪念吴隐之的。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