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村口公园。
本报记者 李昌禹摄 |
|
|
身着民族服装的姑娘。
资料图片 |
|
|
村里的本主庙。
本报记者 李昌禹摄 |
|
|
村里小路。
资料图片 |
|
从洱海溯源向西北约40公里,群山之中镶嵌着一块翠绿的坝子,郑家庄就坐落在这个叫三营镇的地方。
郑家庄的美,不仅在山清水秀,还在融洽的民族融合之情。郑家庄,7个民族一个庄。
车转进一条平整的村道,路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楼,上书“郑家庄”三个大字。牌楼顶上立着傣家的宝葫芦和彝家的牛头,柱头上则是藏族宝瓶纹饰和白族山水画。走进村里,清泉淙淙,树影婆娑,一座座藏、白、傣、纳西等风格的民居掩映在绿荫里,青瓦白墙边,山茶花开得正艳。
三营镇是南诏时施浪诏的故地,是北联吐蕃的要冲。忽必烈征伐大理时,其中两名郑姓将军率部驻扎、繁衍,郑家庄由此成为滇藏茶马古道上南北奔走的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地点。
年过七旬的村民郑晓东介绍,上世纪50年代末,藏、傣族迁进了郑家庄,纳西、彝、傈僳族也陆续来落户,现在全村有125户、525人,分属7个民族。
多吉是郑家庄村民小组组长,汉名杨秀弟,是一位壮硕、精干的康巴汉子。几十年前,多吉的父母赶着牛羊来这里落户。“从游牧到定居,地里的活儿全是汉族和白族邻居手把手教我们的。”多吉说,“阿爸临去的那天,交代我们要记住这份情谊。”
虽然民族信仰和风俗各异,共同的生活经历却培养了深厚感情,村里各民族间通婚普遍。“都是亲戚了,不好意思打闹。”郑晓东的两个侄女都嫁给了村里的傣族小伙子。
“每个民族各展本领,互帮互助,村里的事就好办。”多吉举例,傣族把良好的卫生习惯带进来,影响了其他民族;藏族善于经商,多吉自己做起药材生意,还动员村民一起经营。郑家庄如今形成了“农时为民,闲时为商”的习惯,全村人均年收入近7000元,是三营镇有名的富裕村。
在这里,每逢汉族春节、中秋节、藏历新年、彝族火把节等重大节日,全村各族群众都要聚在一起欢庆。村里先后成立了民族文艺队和中青年联谊会,建起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
春节期间,耳里是喧闹的鞭炮声,眼中是藏族迎风招展的五色经幡。供奉本主原是白族群众的传统习俗,据郑晓东说,年三十一大早,全村各族群众都会到村里的本主庙进行祭祀。
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淳朴、友善、互助、尊老”的文明风尚已深入人心:郑林森家的纳西族小院是各族邻居100多个义务工日盖起来的,傣族媳妇赵凤和的婆婆去世,是白族老汉高汉云他们帮着装殓的;段林伟和王盛荣两家的宅基地纠纷是村里的藏族干部调解的;村里的青石板路是全村青年自发铺成的,没要一分报酬……
在这个多民族杂居的村子里,汉语与纳西话此起彼伏,藏歌和着白族调子欢快吟唱……谈起共同的家园,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句话:“生活在一起就是一家人。”
小贴士
如何去:从大理市下关北站坐直达三营的班车,在郑家庄路口下。
玩什么:参观不同的民族建筑以及白族本主庙。重大节日有民族歌舞表演。
吃什么:三营街特色毛驴汤锅。
制图:张芳曼
作者:李昌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