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散文
邹雅婷:独享一树秋
发布日期:2015-1-28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978   收藏(0)

秋日里,从食堂吃完午饭出来,自单位东门走向宿舍楼,经过一条窄窄的路,这是我每天独佳的品赏秋色的地方。早晨总是步履匆匆,一头微汗,赶着上班打卡,无暇流连晨霭中的草树与房屋。待到傍晚下班时,已是暮色很沉了,白日的景物似乎全被黑漆漆的帐子罩了起来,这昏暗的颜色与寒凉的晚风催促着你:快些回家、快些回家。一天中唯有中午饭后的时光,颇感几分悠闲,不紧不慢地徐徐走完这段路。虽不过七八分钟光景,却足以把那湛蓝清淡的天,碎金子般的阳光,黄叶红果点缀出的秋景,尽收眼底心底。

  路边楼前那棵并不茁壮的柿树,早已挂满红红的果实。每回仰头望见这些看似很结实的小柿子,总会惋惜于它们已经成熟却无人采食,期盼着一个熟透的果实会突然落在我的掌心,可美美地食用。每次经过水果摊前,看见那一箱箱丰盛圆润任挑任选的柿树果实,也会咽一口口水,心心念念地想要买几个来尝尝。可是真到了手,啃了一口,却不甚美味,难掩满嘴的涩。果然,还是到不了手、惹人念想的物事比较美好。

  柿树的对面,依着园子的外围墙,长着一排银杏。入秋以来,银杏叶儿从干燥暗淡的绿,到青黄驳杂,再到满树金黄,似乎也只经了几场风、几阵雨,却更像是某一天突然被阳光染金上色的。阳光正打在那黄灿灿的梢头,轻风中树叶窸窣,恰如金蝶蹁跹,恍然有几分春天的热闹。南头的这几树黄得透彻、黄得明艳,更有白墙之上的蓝天为衬,美丽或不输于西钓鱼台的银杏,只是规模不及而已。但它们终究默默无名,除了间或出现在朋友圈同事的相册里,大抵是无人瞻仰、无人赞颂的。

  来北京已近十年,未曾观赏西钓鱼台的黄叶,只在去年深秋,去了趟三里屯东五街。那长长的一条街,两侧皆是金黄,着实壮美。游人之众则更为壮观。每一棵枝繁叶茂、宜于取景的树下,都有三五游人兴致勃勃地摆造型拍照。整条街除了如织的游人,还泊着一整排的小汽车。每人拍照时,总要小心翼翼地躲避其他人或是背景里的汽车。这一份美丽,这一份秋意,总是无法独占而要与众人分享。落叶积得厚的地方,戏耍的人就更多,扇形的叶片早已被无数双脚踩踏成黄色的粉末,有点儿“零落成泥碾作尘”的萧索。

  看着日渐西斜而久久不愿散去的人们,我忽然有一种错愕的感觉——何时开始,赏秋变成了一种仪式,呼朋唤友、梳洗打扮、驱车而来,在满地金黄间留下几张倩影,看过了这一街最繁华的树,便可心满意足地归去,如此这般,人真的走入了自然的秋,秋真的进入了人的心里么?

  无奈,都市的膨胀、水泥森林的崛起,切断了我们与自然直接相连的敏感神经。常年蛰伏于汽车或房间里的人,难免会陷入四时不分的迷惘。于是感知时序变迁,成为一种需要到特定地点观赏特定景物且留影为证的仪式。倘若在忙碌中,错过了植物园的春花、北海的夏荷、香山的秋叶、颐和园的冬雪,仿佛这一季,就白白过去了,这一年,也就不知所以的有些惘然。

  其实,那日日相见的一树金黄,比起那时时挂念而未能往之的名胜美景,又何曾逊色多少?只要你抬起头来,放慢脚步,这一树的秋,此刻为你独享。A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