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散文
杨敬科: 悠悠秦腔情
发布日期:2015-1-7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1045   收藏(0)

对秦腔的嗜好,或许终生难改。从懵懂的孩提时代开始,在简陋的乡间戏台下,远远看着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心中就有置身其中的渴望。小时候经常看乡戏、逛庙会,那曾是我们最大的节事,至今仍记忆悠长。回想起来,因为喜欢秦腔,当时本来枯燥无味的农村生活变得趣味无穷。上世纪80年代时,秦腔的演出市场相当红火,每逢过年过节乡上都会唱大戏。记得有一年乡上唱大戏,我和伙伴们白天看完意犹未尽,还想去看晚场,而父亲并不让去。但当微风将遥远的秦声秦韵吹进窗户时,我仍抑制不住蹑手蹑脚走出家门,直奔乡上。再长大些,只要村子附近演秦腔,我经常会昼夜连着看。每次看戏,当板鼓或铃声响起,绛红色的幕布拉开,敬畏与神圣感莫名地自体内升起。

秦腔是一种古老的剧种,经一代代人的传承,越见博大。投入看戏时,人置身在假定情境里派生出的快感充满独特的魅力,主音的板胡那一股畅快的调子,竟能让人产生“浑身的血脉都通了”的错觉。秦腔不光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还应当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这或许是秦腔艺术绵延发展的根源所在。记得河西嘉峪关城楼戏台两侧有副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我始终认为,从小喜欢看秦腔,特别是那些传统剧的熏陶,对养成自己的个性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如今人到中年,对秦腔的痴迷依旧。秦腔已深深地融进我的血脉了。进城已近三十年,但不管在什么地方学习或供职,我都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和参与秦腔艺术的振兴与发展。有一段时间在张掖挂职,我通过协调企业赞助,给当地院团解决困难。前几年,我还结合本职工作,投入创排了《百合花开》等多部卫生题材的舞台艺术剧目。今年又多方争取资金,为老家新建一座戏楼和文化广场,了却了自己多年的一桩心愿。

眼下工作感觉疲惫的时候,尤其是周末没有了精神与体力之压时,还是特别喜欢找剧场甚或茶园看戏。特别是当看到退休老人洋洋自得的生活时,竟开始憧憬着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方式。我想那时秦腔必定依然是我钟情的主角。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