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的一大景观,就是人人成为“低头族”。无论在地铁里、马路上,还是在大学的自习室、医院的候诊区,到处都是低头看手机的人。智能手机似乎成了一个魔盒,人们像贪心的猎人般不停追逐魔盒里释放出的兔子,最后被带入幽暗的森林深处,四顾茫然。
这片一望无际的信息森林,叫做移动互联网。这是一个崭新的领地,历史和经验无法给我们太多指导。专家说,人类从直立行走到2003年所创造的知识,总计才5艾字节(1艾字节=10亿GB);而2015年,全球网络数据流量每年就将达到966艾字节。当信息的汪洋大海呈现在方寸之间的手机上,无处不在地环绕于我们周围,又怎能不带来生活方式的冲击?
对“低头族”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忧心忡忡的人文主义者。他们认为,智能手机破坏了人的主体性,使人丧失了全神贯注的能力。美国小说家冯尼格曾在上世纪的一篇科幻作品中描述:未来的人们为了弥补智力上的不平等,要求高智商的人在耳中佩戴微型干扰器,每隔20来秒便放出刺耳声响,使他们无法深入思考任何问题。而现在,手机仿佛是每个用户的干扰器,每一次提示音的响起,都像一个强行插入的休止符,无论你此刻是刚端起一杯沏好的茶,还是正沉浸在思接千载的阅读中,都需要停下来,查看新的信息。
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驾驭技术、适应时代而不是消极躲避,才是正确的态度。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会有人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批评它。当印刷术带来报纸的普及、当电视机开始占领客厅时,都能听到这些被称为文化保守主义者们的愤怒谴责。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迄今为止,尚未有哪种技术像移动互联一样,对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拥抱新技术,同时捍卫我们的专注力,是移动互联时代降临时需要一起出击的两条战线。
专注力是健全人格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创造任何一项文明的基础。《庄子·达生》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孔子到楚国去,在林中看到一位驼背老人正用长竿粘蝉,如臂使指。孔子惊讶之下向老人求教,老人说,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左顾右盼,绝不因任何事情改变对蝉翼的注意,经过长期练习,自然会成功。孔子听后,对弟子说了一句流传久远的话: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八个字,后来也有人用在围棋大师吴清源身上,意谓心志不被分散,才能凝神聚气。对需要专注工作的每一个人来说,这句话都值得听取。
智能手机只是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符号或者缩影,怎样在碎片化的时代思考,如何涵养宝贵的专注力资源,才是真正要紧的问题。早在30多年前,当代艺术家谢德庆就曾完成过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作品,其中一项是:每小时打一次卡,一天打24次,坚持一年。他试图以这种方式提醒人们,现代生活可能被切割成怎样的碎片。我们在生活和信息的碎片中穿行,也需要在碎片中补缀生命的意义,拼凑完整的价值图景,让时光不必像斑驳芜杂的马赛克一样填满我们的回忆,让人文精神不会在大数据的冲天巨浪下摇摇欲坠。做到这一点,请从节制使用手机开始。
有关联度,更要有温度(人民论坛)——写在移动互联网的边上②
有朋友说起过一件日常小事:晚上在家时,想请另一个房间里的妻子帮忙拿个东西,就发了条微信给她。发完才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是的,不知不觉间,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进而改造了我们的人际空间。人们不停发微信、发微博、刷朋友圈,究竟是密切了彼此的关联度,抑或仅仅是在玩手机?
对于现代人来说,智能手机几乎成了一个外在的器官。人们带着它开会、上课、进卧室乃至进卫生间,它无所不知、神通广大,比最有趣的朋友更吸引你,比最亲密的爱人更了解你,忘带手机将直接导致你茶饭不思六神无主。那么,人和手机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人使用手机,还是手机支配人?所谓的“移动互联”,为什么让人不想“移动”,只想和手机待着不动?
某种程度上,手机稀释了而不是增加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在并不太久的过去,宿舍里的“卧谈会”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伙伴们海阔天空纵论天下,多年后还会成为不断提起的回忆。而如今,据说“卧谈会”已被各自躲在被窝里刷手机取代。人们判断彼此关系的标准不再是一个笑容、一次帮助,而是有没有在朋友圈点赞、转发加回复。假如你不幸被朋友默默“拉黑”,那简直等于一场绝情的背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了一种数码式存在。以前熟人之间常说,我是看着你们家孩子长大的,以后可能会变成:我是在朋友圈看着你们家孩子长大的。
无论移动互联带给人们怎样的便利,这样的人际关系也不是我们想要的,至少不能仅限于此。年轻人将视觉平面的世界称为“二次元”,而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则是“三次元”。世界像被变戏法一样浓缩在小小的手机上,那里有无穷无尽的信息,闻所未闻的轶事,却惟独没有现实世界的立体感和纵深,正如作家毕飞宇所说,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在降低。我们有多久没有和朋友把盏畅谈,全程不看手机?坐在你对面那个人带着笑意的眼纹,火锅里翻腾的气泡,窗外暮色四合的街景,无法被浓缩成一条语音微信。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原本需要一套远为复杂的系统,这套系统有赖于“三次元”世界的接触。再大的存储器,也装不下一次充满热情的握手。微信聊天,为什么人们喜欢用表情符?这是由于,面部表情本身就是人类进化的产物,甚至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延续——原始人需要在遇到一个陌生人的瞬间,从面部表情判断他带着善意还是敌意。虚拟的表情,也只是“二次元”的几个符号。微笑、皱眉、开怀这些人类表情是造化给我们的宝贵赠与,不要让它被虚拟空间的字符所取代。
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更需要有温度的交往,有内容的互动。我们必须承认,没有那么多的信息需要时时摄取,没有那么多的动态需要不断更新,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值得持续关注。克服手机依赖和信息焦虑,需要从关心身边人的感受开始。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科技,应该增进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而不是让我们成为科技的仆人。这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我们时代的人际伦理。
有信息量,也要有含金量——写在移动互联网的边上③
哲学家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也不妨说,人是一切数字化信息的总和。对于勇于探索的人而言,在数字化浪潮中将会站到驶向新世界的游船甲板上。而拒绝变化的人,则会被遗留在旧世界日渐萧瑟的海滩上。
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世界的层次。17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提出“可能世界”理论,他认为,世界由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组成,因此,在我们身处的世界之外,还有无数个“可能世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每个人都有可能进入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可能世界”。可穿戴移动互联设备的普及,将使这一切触手可及。你想回到唐朝,戴上数字头盔按下菜单键即可身临盛世长安;你想到火星旅行,同样可在虚拟世界实现星际穿越。
事实上,智能手机的出现,已经将我们带入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信息不再是稀缺物,很难再成为垄断资源。比如,有了导航软件,高速公路出口的“带路党”已濒临消失;有了搜索软件,百科全书的销量就一落千丈。很多人还没有适应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世界,所以才会在看到精彩内容后“先转再看”“果断保存”,其实那些信息有的因为唾手可得而不必收藏,而更多的则是在信息海洋中快速徜徉以致保存后基本上永不会再看。因此,所谓的“信息饥渴症”,同样是转型时期的问题,人们需要慢慢适应和海量信息共存的生活,让信息为人服务。
然而,“信息爆炸”还是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结构。研究者表示,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将催生一种全新的“数据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因果关系将让位于相关关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购物网站,商家并不关心顾客是谁,为什么要购买,而只需了解你的相关购买记录,就可以运用大数据为你量身打造推荐清单。在“数据思维”影响下,人们不再对“为什么”感兴趣,只对“是什么”感兴趣。大家如饥似渴地浏览那些与我们生活关系不大的奇闻异事,却很少追问新闻背后的缘由。没有人文精神牵引的“大数据”,在极大丰富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会像洪水一样掏空人们的注意力,把眼神空洞的“用户”们冲到彼此隔绝的信息荒岛。
在神话故事中,伊甸园里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知识之树。诗人说,知识之树不是生命之树。意思是,知识和信息的积累,并不必然增进我们的生命意义和幸福感,有时甚至恰恰相反。人们对数据和信息的利用,不是为了用虚拟世界替代现实世界,而是为了用知识去灌溉“生命之树”,从而拓展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增加生命的厚度与纵深。
人类社会需要足够的信息,更需要有含金量的思想。信息和数据不会自动生成思想,只有思索着的人才能成为文明的创造者。思想家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信息化、云计算的时代锤炼思想、捍卫思想,是和拓展虚拟世界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