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让一直是一种倍受推崇的做人境界。孩提时代,就常听父母和老师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尧舜禅让的传说。一个“让”字,让出了谦谦君子的风度,让出了中华民族的泱泱气度。时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善行善举,即须从礼让做起。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写过“让泉”:(琅琊)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相传欧阳修公最喜欢此泉,再加上有《醉》文引荐,泉的名气越来越大。曾与友人结伴游琅琊山,只见泉水从岩石中汩汩流出,经过石池,泻入山溪。泉眼边竖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赐魁立的一口“让泉”碑。凡来此地的游客,都挤在石池边上围观,想喝上一口清澈甘洌的泉水。然而一看见“让泉”二字,人们就会相互礼让,从未听说有为争水而发生碰撞、滑落山涧的事。
在安徽桐城,还有个“六尺巷”的故事。时任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老家的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相邻。后来两家都要盖房子,于是为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京城,要张英出面干预。这位宰相立即赋诗一首劝导老夫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让三尺;吴家见状,感其义,敬其行,也退让三尺。这样张吴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流传至今著名的“六尺巷”。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好生了得,可如今又到哪里去了?不朽的,只有万里长城。人世间一切无谓的纷争,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灰飞烟灭,留在历史长河中的唯有人性的光芒,道德的力量。“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彰显的正是这种道德之光。
中国人向来以文明礼让著称于世。进入现代社会,人们本来应该是更懂礼知让崇尚文明,然而时下一部分人却不再识得“礼让”二字。媒体报道车辆、行人为抢道而酿成交通事故,为争座位恶言相加甚至大打出手,为争电梯而严重超员险酿大祸,都是不该发生的事情。此种现象和行为,与古人的礼让精神,差别天壤。
礼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一种境界。说到底,是一种高尚品德和人格修养,是从灵魂深处溢出的芬芳。相反,遇事斤斤计较、相争不让,生怕吃一点亏,不仅会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往往因为对立情绪和敌意,致使本来很小的事酿成了大祸。现实生活中,这种不礼让、不理智而造成矛盾激化的事屡见不鲜,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在礼让问题上,榜样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不容低估。我们提倡人与人之间讲礼让,首先需要官员作出表率。“六尺巷”的故事就表明,官员礼让在先,百姓自然会跟着效仿。张英身居高位,却能教育家人要以礼待人,不与街坊邻居争利,这是颇值得玩味的。假如张家仗势欺人,动用地方官府治罪于对方,也许能将事态“平息”下来,但因此在历史上留下的就不是千古美名而是千古骂名了。不与民争利,向来是官德的重要方面。张英写给家人的信,之所以流传久远,就在于它彰显了这种不与民争利、不以势压人的官德。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制止社会种种不礼让、不文明行为,需要制度约束,强调有效的他律,更需要自律。常言道,“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如果人人都能学一学古人“让”的风格、“让”的智慧,行车让一让,购物让一让,进电梯让一让,进而扩展到名利上让一让,在个人得失上让一让,那么让出的,小至个人的心情舒畅,大到社会的和谐。否则,就像恩格斯所说,即使是两个人的社会,也无法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