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游记散文
梁鸿鹰:那一段江南往事
发布日期:2014-8-25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1070   收藏(0)

往事是人生过去的风雨,是一段段记忆永不褪去的厚重,是中国故事中那些凝结着历史沧桑的味道,是记录着中国人别样动人风骨的清明上河图。在对往事的书写当中,往往渗透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向往与憧憬。读江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刘建华所写长篇小说《天宝往事》,这种感觉也许会更为清晰。这部作品记载了发生在清光绪年间到“五四”运动爆发这个时间段里,在那段堪称难忘的特殊岁月里,一段段能够不断唤起人们记忆的江南往事,说的是历来靠耕读传家的江右大家族,在时代浪潮推动下靠工商业取胜的家族复兴史。这是过去时代里一个有着自强使命的家族实现梦想的故事,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及追求中那些超凡脱俗的方面,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情感和人生历练。

  《天宝往事》的书写构成了一幅宏阔的近现代中国历史风俗图,占据中心位置的是一个家族的成长、挣扎与奋进。与所常见的家族叙事不同的是,作品不是以农耕家族的恩仇为主要矛盾,而是以新的时代风气之下一个家族凭借着工商业而崛起为主要内容,强调工商业与农业的互动、纠缠,突出了农耕之外的求生之道。农耕曾是中国人生存的基本方式,田园牧歌式的图景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牧歌之外,也要有新的色彩与品质。

  千百年以来,中国文化是在农耕的长河中流淌的,重农轻商传统甚深,这种传统之根深蒂固甚至影响到了文艺创作。在当代文学的书写中,关于工业的建立发展,商业的运作繁荣,长期以来就是短板,艺术上成功的作品成为长久的期待。而《天宝往事》截取清末国家衰败的历史断面,力图写出有骨气的中国人突围抗争与自强之路。作品立足于江西宜丰天宝这个村庄,以江右名家刘氏家族在衰败中图强而自发探索复兴之路为线索,先是写了主人公刘开柏科举之路的失败,同宗刘家玉宦海沉浮的屈辱,逐渐写到刘开柏妻子、大家闺秀李秀珠力排众议、愤然打破刘家不从事工商业的族规,以经营土纸振兴民族工业,经过艰苦努力,让宜丰土纸走遍全中国、走到南洋的传奇,展示了江右刘氏家族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怀。

  鲁迅曾经说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失去了自信心,其实中国人的伟大创造、中国人的人格光辉是我们自信的依据,是我们走向自强最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天宝往事》里塑造的大家闺秀李秀珠的形象,让我想起德国文豪歌德关于中国人性格的一席话。他在阅读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后曾经说过,“中国人几乎和我们有同样的思想、行为和感情,我们不久就觉得自己和他们是类似的人。只不过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来得更加明朗、纯洁,也更合乎道德。”李秀珠是在时代的风浪中成长起来的,她的出现是历史风云际会的结果。从李秀珠成长成熟的路径,从她的风雨人生路,读者看到的,不单是一幅色彩分明的乡土风情画,还有刘氏家族的家国情怀,以及时代风云的波澜和世态人情的剧烈变化。

  我们不断地从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感受着时代发展的足音。滚滚向前的时代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谁也无法逃脱。没有中举为官,但照样可以开创出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刘开柏的科举之路行不通时,李秀珠就看到了封建礼教及世代不经商等抱残守缺的思想,必然隐藏着悲剧的命运;而刘家玉的宦海沉浮,更让人们明白了清王朝衰亡的历史必然;处于时代大冲突之中的李秀珠逐渐悟出“产业救家族”的道理,她的醒悟与决绝,和清末涌现出来的“睁开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的想法及实业派“产业救国”的思想相契合。经历着时代大变迁的人们,在风浪中寻找出路,演绎出一个个家族自强振兴的故事。这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由衰败走向富裕的圆梦传奇,折射出一个家族与整个民族命运的关系,这正是中国故事中颇有光彩的部分。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