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发表之后,收到好多热爱中医的朋友的支持,也收到一些不同的观点留言。今天,我想继续就学中医这个话题更深入的讲一讲,为什么我要推荐这些书目,而不是其他的书。
这些年,我自己读过,翻过的医书,大约估算一下,应该有300到400本之间,包括中医的,营养学的(这一类的都有100本,现在我基本上都还给作者了),还有其他医学的书。不可能都精读的,有的时候,就是得到一个观点,有些是比较认真去读的。大约翻阅过的书的数量是在这个数目吧。
去年我跟一位中医水平不错的朋友有过一次对话,他是祖传第三代中医,他是有家传的,从小父亲手把手教的。他说学中医要拿大学教材来学。但我是不认同的。我认为就是应该先学伤寒金匮。
现行的大学教材,是建国后,是一些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大家集体编辑而成的,是中医从古到今的所有流派的集合。这些教材凝聚了当时那些中医大家们的心血。其实教材都是好东西,它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条正确的主线把整个体系串起来,很杂乱。我说的主线,是指把握疾病进退的来路与去路,以及处理各种方法的体系。你必须要掌握这个进退之法,知道病的深浅,所处在什么阶段,你才不会被那么多的理论和方剂迷惑。
教材里的辩证主要是脏腑辩证法。教材没有搞清楚医经与经方两个中医最重要的区隔。
医经是外治法,《黄帝内经》是医经派别的经典,而经方派是内治法,《伤寒杂病论》是经方派的经典。一千多年来,所有的医家都会学习《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并且把两者串在一起,用《内经》的思维来解读《伤寒》。这是最大的问题。
其实它们是两个思维。
脏腑辩证,是医经派的辩证方法,是经络脏腑辩证的,是用来针灸的,经络与脏腑对应一体的,针灸的时候,在经络上扎针,可以调动脏腑经络之气。
但是用脏腑辩证来解读《伤寒论》以及其他内治法,就会成了“强扭的瓜”。
脏腑辩证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容易犯局部主义的毛病。如果是扎针,问题不大,你要调动哪一经络,那一经络就会响应你,但是喝汤药就不一样了,喝一碗药下去,他是全身走的,不是只到某一条经络的,不是象针灸那样,只在某一条经络起效应的。张元素的药物归经理论,只适合作为经验用药的指导,而不能作为临床把握病机的辩证思维。
脏腑辩证来分析病情,会犯局部主义的毛病。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代表,它是源于《汤液经法》,是根据人体疾病正邪双方的状态,整体把握主要矛盾的前提下,立方遣药的。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方子是两经或者三经的合并病,比如大小青龙汤等等。
伤寒经方,是把握整体思维去处方的,医生在用伤寒经方思维治病的时候,会考虑病在哪个层面,是在表,还是在里,还是表里同病。
如果你按脏腑辩证来开处方,一些患者是老病号,累及多个脏腑,如果你要兼顾平衡的话,就会把方子开得很大,会容易顾此失彼。
其实,伤寒经方思维,给初学者奠定一个最重要的是思维,就是“知进退”,就是当你掌握伤寒经方思维的时候,你知道患者的病情处在什么阶段,你知道如何进退处理病情,就算开错了处方,你也知道如何补救。因为伤寒论的学习过程中,你会训练出这种进退的思维的,你会有直觉知道病人的病情是严重了还是减轻了。但是你如果用脏腑辩证,就会搞不清楚,就象翘翘板一样,这边压下去,哪边翘起来,比较难于处理平衡问题。
伤寒经方思维,是表里层层递进的,思维会很清晰,知道病在哪个层面,而脏腑辩证思维是五脏均衡的,比如有时候你辩证出来是有阴虚之象,但是你如果直接去补阴,就不行,脾阳虚了,你直接补阴,就会增加湿气,然后你处方的时候,就会考虑处理脾阳虚的问题,去制衡它,方子就会增大。
这是我们要先学《伤寒论》的最重要的原因。
当你掌握了《伤寒论》的思维之后,再来学脏腑辩证,会很简单的,一看就懂。
有一位“知友”是一位执业中医师,他跟我说,他一直以来都是脏腑辩证来看病的,效果一直不理想,治好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治不好也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
其实,就是他没有搞明白,病的深浅,病位在哪里。
因为脏腑辩证的基因,就是用来针灸的,不是用来开药方的。后世医家因为没有搞清楚这点,用脏腑理论来用药,所以强扭的瓜就形成了。
我来举了例子。
昨天晚上我在一个有带徒弟的中医老师的群里听他分析病例。一个患者把他自己的情况发到群里。患者自诉:
男41岁,体格消瘦,身高168 cm/52kg(4年前最重时57kg)有15年睡眠不好史,加重2-3年。现每天23点左右睡觉,刚开始安静下来,过一会有感觉微热和微汗,感觉四肢微汗比身上明显。这个时间大概10-20分左右。随后恢复正常入睡。睡着后不微热和不出汗。每晚睡到凌晨4点左右会自动醒来,醒后又像刚开始睡觉时,微热和有时微汗,且难再次入睡,有时醒后过1个多小时才能再睡会,有时不怎么睡就到天亮了。睡着有时有梦,因醒得早,所以白天精神不是很好!饭量可以,就是不长肉。现心率过快,每分钟95左右,西医体检血压85-138,说高压偏高。大便正常,小便有时黄,每晚4点醒后。起夜一次小便。(另,双脚踝处看起来比其他人的肿些,,但按无凹印,常打篮球运动)自己辨证为阴虚火旺,自己开方试药但感觉第一,第二付药有助睡眠,后面再吃第4-7付就感觉睡眠又恢复之前差状态了。自拟方(熟地25,生地20,黄精15,白芍15,茯神30,麦冬15,丹参15,酸枣仁20,墨旱莲15,五味子10,女贞子15,菟丝子12,生甘草10,枸杞子10,合欢皮15,夜交藤20)
群主老师点评大约如下:患者自己开的方子还可以,但是如果要改方,就会加大生地,丹参,夜交藤,养心阴活血。如果用经方,可以往炙甘草汤,交泰丸方面考虑。
限于篇幅,详细论述不讲。
仅仅就群主老师的辩证过程讲一下,他认为从患者的舌象来看,有胃阴虚,脾阳虚,中下焦有湿气,心血不足等,从“质”上去补血补阴。患者自拟的方子,就是从“质”上去滋阴,刚服一两剂感觉有效,多服几剂问题就又出来了。
这种舌头如果重用生地,必然要有反佐之药才行,因为这个患者脾阳虚,不能受生地之寒。所以他的方子要顾及各方面,就会很大。
方子大,药味之间就会容易产生互相掣肘。
如果用经方思维的话,从“气”上去治,抓住患者的气机升降,从气上,让它阳入于阴,就可以了,他就能睡了。搞清楚患者是表证还是里证,还是半表半里证。此案因为没有脉象,大约是上热下寒的舌头,可以考虑的厥阴证的半表半里,也可以考虑是太阴里证的方子,比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子里面有牡蛎),或者封髓丹,潜阳丹,桂枝汤加龙骨牡蛎之类的方子,再加点酸枣仁养养心血,都可以考虑使用。这样就简单直接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脏腑辩证对于一些复杂一点的病人,就会很难把握全局,容易顾此失彼。脾,胃,心都有缺失,要一起治,还是只治某一脏呢?临床医师,往往无从下手,所以,只能靠蒙。去补阴的同时,会不会进一步伤了脾阳呢,会不会造成拉肚子呢?这也是医生要考虑的。
民间自学中医的朋友,很多人都受倪海厦,王正龙等“名”医的影响,他们崇尚扶阳,崇尚《伤寒论》,对温病学比较鄙视,我学中医之初,也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的。
我昨天刚把王正龙先生的《治病书 中医破执》粗读完,王先生对于温病学的理解也是不正确的,他认为温病学就是清热,这样会伤阳气。
其实是他误读了温病学,温病学治热的方法中,清热法只是其中一法,要到了气分实热,才会用清热法的,真正的温病名家,是不会滥用寒凉的,到了阳明热症,才会去清热的,温病学治热的核心技术,不是清热,而是透热,宣散热气,用很轻灵的药,宣散一下,疏导一下,就可以把热透出来。如果您学过伤寒,又学过温病,可以看出两大阵营的医家用药的份量都不同的,伤寒医家药量重,温病医家药量轻。我推荐温病大家赵绍琴先生的书,大家看过他的讲稿就会知道这点了。
古代的温病学大家,无不精通伤寒论,他们都是在伤寒经方的基础之上,发展温病学的。倪海厦先生非常恨温病学大家叶天士,认为他误导了中医的发展方向,使用后世中医都滥用寒凉。但是,叶天士伤寒功底是很深厚的。古人写书有一个特点,就是前人已经有论著的,就不再写了,所以古医书往往是纠正前人的错误,到了叶天士这里也是一样,他的一生重要贡献在温病学,所以他的著作主要写这方面的,又由于他的影响力太大了,所以后人只学他的温病学,把伤寒反而给淡忘了。才会造成后人又走偏了。
伤寒与温病,是中医的两手,必需要掌握的。已故中医大家岳美中先生说过:“仅学《伤寒》易涉于粗疏,只学温热易涉于轻淡;粗疏常致于偾事,清淡每流于敷衍。治疗重病大证,要注重选用经方;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重,叶天士派时方细密可取。”
岳老的话,是见道之言。
温病学是中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一环,如果不精通温病学,有些高烧病人,就不会处理,尤其是热闭昏迷的病人,如果误用温补,就会杀人。
又有一个“知友”在留言中说“前面的学习方法挺认同,但看到推荐温病学就没兴趣了,温病派畏手畏脚治不了大病急症,手法不温不火耽误病情,延长治病时间,效果不明显。”
可以看出,这位知友的临床经验是比较少的,处在爱好者的阶段,不是临床医生。
赵绍琴治热闭神昏一个月的病人,三剂就把人救过来,当时的药价就一两块钱,何以说耽误病情?能不能治大病,不是温病伤寒之学的问题,而是临床医生的问题。在临床上也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你去救命的,更多的是小病小痛,比如皮肤病这些,如果你不懂得处理湿与热,很多皮肤病就治不好。这都需要温病学的功底才行。
学医切忌好高骛远。不要总想着一战成名,不要总想着成为救命的大医。先给自己写个小目标,把周围的人的感冒咳嗽,皮肤病,这些小问题处理好,就已经不错了,因为这些病的病发率太高了,如果你连这些都处理不好,你还指望患者把重病危病交给你看吗?医患之间的信任,都是从小病开始建立的。
上面提到岳美中先生的医论,说“治脾胃病,李东垣方较好”。李东垣也是必须要学的。因为所有的药物,首先进入人体的第一关口,就是脾胃。药物是先进入脾胃之后,再通过消化吸收,分化运输到全身的。如果你不懂得处理脾胃问题,连脾胃这一关你都过不了,就急着治其他问题,你如何治疑难杂症?脾胃喜欢什么样的药,不喜欢什么样的药,你首先要搞懂,你知道了脾胃的性情,你的处方用药,才会更具“中和之气”,我的师父当年就给我讲,处方要有“中和之气”。脾胃都受不了你的药,你怎么治其他病呢?
脾胃是处在人体上下的中点,是气血阴阳沟通的中点,是枢纽,是气血生化之源,是人得以活下去根基。人只要脾胃好,生命质量就会更好。
但是李东垣的书多用香燥的风药,也是其短,徐灵胎也指出他的缺点。之所以把李垣放在这个阶段来学,是因为你要有前面的伤寒温病的基础,才能很快的看清他的优缺。
扶阳派跟温病学派刚好相反。就好象是两个极端一样。病有热也必有寒。如果说张仲景《伤寒论》是医门正宗,那么扶阳派与温病学派,就如华山派的剑宗与气宗一样,各有千秋,各有发挥。但是学得不当,也会有流弊。十多年前,火神派非常流行,附子被滥用,致死致伤的案例也时有见闻。
其实扶阳名家,也不是凡病都是一上来就用附子的,也要分情况,分阶段的。就如温病学的透热,宣热法,比清热法更重要。扶阳心法里,温阳也只是其中一法,宣阳,通阳,也更重要。你只会温阳,不会宣通,把热堵在里面,无法通透全身,就会治出坏病来。
温病与扶阳的相通之处,在于气机的流动。而学不得法的人,就只学到了皮毛,只学到了清温之法,而没有掌握驾驭寒热的能力。
火神派治病心法,有三个步骤:一祛邪,二建中,三填精。
身体有邪气,需要先解决,使得身体能基本上平衡起来,气血阴阳相对平衡之后,就要把脾胃调理好,还是要回到脾胃上来,脾胃好了,消化吸收能力提升了,就可以给身体滋补,填精,这样身体才会真正的健旺起来。如果脾胃没有调理好,就直接用填精,很容易堵在里面。填精的药,一般都是粘稠难化的,只有脾胃好了,才能放心去用。
调理患者的时候,先从“气”方面入手,使阴阳平衡,再在“质形”上去补。
《伤寒杂病论》里很少讲滋补身体的方法,都是治病的方法,都是祛邪,扶正的方法。学了上面的书之后,基本上能处理疾病。但是质形上的滋补,就要学其他养生学,脏腑补养之学了。
我建议放到最后来看比较好。因为院校教材基本上都是脏腑辩证来看病的,你打下了伤寒温病扶阳的基础,再来看教材,就很容易懂。最好拿着大师的讲稿,旁边放着教材,参照着来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了一系列的《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都挺不错的。这些讲课的教授都是中医界的某一领域的顶级专家了,都是在某一领域研究了一辈子的,看他们的讲稿,比你去上大学,坐在课堂上,听那个不是一流的老师讲课,要好得多。但是,建议学了上面的内容再来看这些比较好。
上面5点所提的书,基本上三年能读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本上可以上临床去实践了。但是疾病是非常多的,千千万万种。在临床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算是一个咳嗽,每个患者的治法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患者身体的状况不同。这个时候,需要师父带一带你。现实中找师父,是不容易的,但是你可以找到最顶尖的中医泰斗的书来看,直接与顶级泰斗联接,他们都是从医一辈子,在临床接治过数以万计的患者,学验俱丰。你有了坚实的中医基础,也能看懂他们的书。
这个阶段,就是从中医爱好者,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的阶段。
什么叫职业化?就是你坐诊的时候,来一个病人,你就能很快的,象流水工人一样,很快的诊治。一天看几十个,上百个病人。达到这样的水平,才叫真正的专业中医。这需要传承顶级泰斗的经验,他们的思维,处方用药,要形成套路。来一个好一个。
我不太建议大家去看古医书,而要看当代的医家的书,尤其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期的医家的书,这三四十年的医家,学术作风纯正,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没有现在的人那么商业化,而且他们普遍都有西医的知识,你在临床上就更能与患者沟通,民国以前的中医基本上不懂现代西医知识。
古代医家行业交流比较少,都是个人经验,他们临床经验是有限的(有一些是祖代承袭的,有上百年的传承经验,会比较好),现代的医家,有条件学到各路医家的方法,而且他们都读过古医书,他们已经帮我们筛选了,已经帮我们读过那些古医书了,他们在临床上又经过几十年去验证,更科学化,更精准化。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会更省时间。
最后,讲一讲几点常见的错误认知,如果您有这些认知,能清醒认识,可以让您少走弯路。
做学问,都是从低到高的,先入门,再精进。当你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你不需要找一个大学教授来教你,只要找一个把课本的书讲得精彩易懂易学,越学越有兴趣的老师,就够了。找个大学教授来教你小学的书,是不一定能教好你的。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入门,摸对门走对路。入门之后,在不同的阶段,再去找不同的老师。
我在这里写的都是给自学中医的朋友看的。您如果要自学,没有老师手把手教您,最好从低学起。学医能否快速学会,最重要的是走的路径是对的,走最短的距离,哪怕你走的慢,但是你的路程是最短的,你也会很快到达目的地。如果你走的是弯路,你就算很聪明,脑子好使,你也不一定是最快到达目的地的。
很多人就是被“医易同源”给耽误了,学了很长时间的易学的东西,象上文所说的王正龙先生的书《治病书》上,就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以卦象爻辞释医理,他在书里写得欢快,他自己是很过瘾了,但是初学者如果去读,就会被带到水沟里了。
黄元御的书,作为初学者,你粗读一下就可以了,别一头扎进去,对于初学者,往往出不来,这么多年,我就很少见到有人仅靠学黄元御能学成高手的。您如果学完了上面我推荐的内容,再来看黄元御的书,翻一翻也就懂了。
至于李阳波的“时相医学”,那更是异端邪说。《黄帝内经》引进五行学说和天人感应学说之后,把春夏秋冬与东南西北都是对应的,五行的摆放都是归类的,你硬把寒温与时间强扭一起,建立“时相医学”,那我也可以把寒温与地相扭在一起,我创立一个“地相医学”可不可以?我也能自圆其说,照样能展开来讲一堆大道理。他这套东西根本不能称之为“医学”,最多可以勉强称为学习中医的“记忆法”。用来帮助记忆就有点帮助,谈不上是医学发现。妄称“时相医学”学派,就更是贻笑医史了。
你如果学完了我推荐的书目,再来看这些人的书,就象大人看小儿书一样简单了。作为休闲打发时间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你是初学者,你一开始就去读这些书,你就会被绕到爪哇岛回不来了。
你如果去搜集建国以来全国各地名老中医的著作来看,进行统计比较,看看他们的理论是怎么样的,他们是怎么论医的,就会得出不一样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这些名老中医,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每个人都是临床数以万人次来计的。跟那些民间“名”医临床几百人,几千人次,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言尽于此,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