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清廉之风
古人居官“三字”箴
发布日期:2022-7-15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370   收藏(0)

历史上凡有所作为的帝王和官员,大都比较注重自身修养和用人之道,他们往往通过立言为箴的办法,规戒约束自己,教育启迪他人。这里摘举几例“三字”箴,以供今日为政者鉴之。

 

马融

明、平、清

 

东汉经学家马融,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等职,从垫恂学。他认为:“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清则无欲,平则不曲,明能正俗,三者备矣,然后可以理人。”

在马融看来,身居官位首要的是明晰世情,做到办事明白而不聩糊涂;处理各种事宜关键在于公平合理,做到客观公正而不徇私枉法;安身立命主要是清白廉洁,做到洁身自好而不贪污受贿。做到了清廉自爱就不会贪婪多欲,公平正直就不会曲意阿从,办事明白果断就能匡正习俗而取信于民。如果为政者能做到这三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官,那么就可以管理好民众,治理好属地。

 

张安世

钱、权、亲

 

为什么当官,当官干什么?自古以来,为官者对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的回答。有的是“千里来做官、为的吃和穿”,“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等等。与此形成鲜明对照、能流芳百代的是那些秉公办事、廉洁从政的官,他们当官是为老百姓办事,是为国家效力,使民富国强,国泰民安。这类清官、好官自古就有。汉宣帝元康年间的元老重臣张安世,为官讲究“三不为”。

一日“不为钱”张安世感到自己与儿子同被封侯,待遇过高,便向汉宣帝恳求辞去俸禄。汉宣帝十分感动,私下却让大司农所属都内衙门为其存钱数百万。

二日“不为权”。张安世官居大司马、车骑将军、光禄勋、卫将军兼任尚书事,参与朝廷决策,是真正有权管官的官。一次,他向朝廷推荐过的一个人向他道谢,他非常生气地说:“为国家举荐贤能,怎可私下相酬谢?”一位有功的郎官求张安世说情,张安世说

道:“你的功劳大皇上是知道的,我们做大臣的,怎能自己说长道短、去掺和!”坚决拒绝请托。

三日“不为亲”。张安世见自己一家人地位尊显,内心深感不安,便请求将独生儿子张延涛调离京城,并一再要求降低过继儿孙的爵位和享有的赋税户数。后来,宣帝怜恤张安世年老体弱,缺少照顾,才又在张安世去世前一年将其儿子调回朝廷任职。为官者能达到张安世这种境界,心存百姓和国家,则百姓幸甚,国家幸甚,其本人也定会受人尊敬,流芳后世。

 

吕本中

清、慎、勤

 

南宋官员吕本中,在所著《官箴》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对此,他有着一番深刻的阐释。

吕本中说:“清、慎、勤三字,乃居官之真修。不清,则我取一也,下取百焉:我取十也,下取千焉。我以之适口,民以之浚血。我以之华体,民以之剥肤。我以之纳交游,民以之鬻妻子。我以之遗子孙,民以

之损田庐,我以之恣歌舞,民以之啼饥寒,伤哉!以

此思清,清其有不至乎?不慎,则一出令之误也,而跖盗之弊生。一听言之误也,而雍敝之奸作。一用人之误也,而狐鼠之妖兴。一役使之误也,而劳怨之声起。一听断之误也,而劝惩之道塞。一重辟之误也,而冤孽之报随。悲夫!经此思慎,慎其有不至乎?不勤,则一人之逸,百人之劳。我之欲寝也,日得无有

立而待命者乎?我之欲休也,日得无有■而望归者乎?案牍之留也,日得无有藉以为奸者乎?狱讼之积也,日得无有久系冻饿者乎?嗟嗟!以此思勤,勤其有不至乎?”

吕本中从修身为政、居官为民的角度,运用官民之利害因果之联系的对比手法,深刻地阐释了居官为什么要清、慎、勤。在他看来,只有当官的清廉,百姓才得安宁。如当官的奢求美味、华美身体、广交纳友、传赠子孙、恣情歌舞,则百姓必受其害而被榨取血汗、剥及皮肤,被迫鬻妻卖儿、损田卖屋、饥寒啼泣。为官如不审慎,误发一道命令、误听一句言语、误用一个人、误派一名差役、误断一次狱案,都会使盗贼滋生、奸佞发作、狐鼠之辈兴妖作乱、悲恨之声四起、劝善惩恶之道梗阻、冤仇罪孽报应相随。当官如不勤奋,必因一人之贪逸而导致百人之劳顿。因此,想安睡了,要想一想还有没有立在一旁等待命令的人;想歇息一下,要想一想还有没有踮起脚尖盼望回归的人;公文案卷滞留了,要想一想会不会有借此机会行

奸的人;狱讼案件积累了,要想一想会不会有因此久困监牢而忍冻挨饿的人。

世代更替,境况迥异。但无论是古代居官修身,还是当今执政为民,做到清、慎、勤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理当将此置之座右而一日三省。

 

徐九思

勤、俭、忍

明嘉靖年间,有一位可与海瑞相提并论的清廉惠民官员徐九思,也就是被后人搬上戏剧舞台的徐九经。徐九思于嘉靖十五年任职为南京应天府句容知县,在任期间,以“勤、俭、忍”为座右铭,常言“俭则不费,勤则不隳,忍则不争。”他为官刚正不阿,励精图治,节俭裕民,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

勤:勤于公务。为防司空见惯的胥吏审狱徇私现象,“每受讼牒,必命其人为亲识偕往”。让当事人当庭相对,审理前自己先行调查,判决时即以“所言相同处断”,遇到“所述不同”,即当面对质。他还通过整顿吏风,将一名窃藏公款、偷盗官印的县吏执于堂前,面对全体官员进行公审,亲“讼其状”,直“摘其奸”,并果断地“坐之法”,使佐吏得到了儆戒,都知道了“不得擅揽词讼及求索民钱”,“胥吏于是人人惴恐于法,不敢有所舞(弊)”。为力防胥吏下乡害民,他一改过去由胥吏全权经办征税催赋事务为自己直接参与处理,先了解乡民贫富、道里远近、赋役轻重,然后分配徭役时,对贫弱者“必以资其受顾而役”,将过去赋税无定额状况改为经审核后“著划于一册,以示各赋区”,“虽至稚童不受惑也”。对在审核中查实的县内豪强隐占的赋额,改赋由原主承担,不再另加于百姓。以往支解赋粮,是“官吏视贡礼决定取得,资重不相当久矣”。徐九思又将此改为亲自主持抽签,避免了重役全由无钱送礼的贫民承担。

俭;节俭裕民。徐九思为官首先自奉清廉,厉行节俭。他曾于居室中堂挂一幅青菜图,旁书“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他以此鞭策自己,“生平不嗜肉,惟啖菜”。在句容,徐九思节俭裕民事迹颇多。当地粮篷上本有一笔供地方开支的例金,他对此分文不取,且本着惠民之心,毅然将这笔例金革除。这与当时肆虐官场的贪奢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嘉靖

年间,“民间困苦日甚一日”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官吏贪污,其次过客骚扰。过客之费,不减贪吏"。当时地方官多以招待过路官员作为自己投机钻营的一个主要渠道,滥用公款大肆宴请,重礼接送。如此庞大的费用开支,自是百姓不堪忍受的负担。徐九思顶风反其道而行之。一次上面府中属员到句容,横行索贿未能得逞,这些人就借酒装疯,在县衙谩骂,咆哮公堂。徐九思毫不退让,将他们缚而笞之,从而使路过句容的士大夫“安公(九思)之质俭,弗过望也”。平时县内摊派徭役,他尽量为民节俭而减之,有时达到了“役三减”的程度。另外,他还坚持以身作则,带领吏卒种园圃、养畜禽、修道路,大大降低了公费开支,有效地减轻了百姓税赋。

忍;忍则不争。徐九思面对趋炎附势的官场弊端,做到不争名,不图利,守廉安贫,不忍心为己而与当时官场的奔竞之流同流合污。正是由于他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名利,不计较得失,才敢于同豪强侵害百姓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如遇灾年,照旧例救济粮全以平价出售,其值上交。徐九思认为:灾年中真正有难的灾民早已无钱,平价之粮对于他们犹如市价,而有钱的豪民富户却乘机抢购囤积。针对于此,徐九思依据实情进行改革,在县内将上司拨下的救济粮,小部分以市价出售,用以归还上司,其余之粮,他亲自监督施粥于县衙之前,使有钱者无空可钻,无钱者却能真正受惠干救济。他还在灾年一改过去用法宽和的态度,对拒贷积谷以投机倒卖者、乘灾抢劫者予以严厉惩处,一捕入狱就执之以法。故人称徐九思治县“御豪猾则特严",“不尽法不止也”,使“豪猾敛迹不敢肆逆”。由于徐九思的不争名利,不计得失,在句容知县任上一干就是九年,深受百姓拥戴,在他被调入京的当年,句容民众就自发为其建生祠四五座。

 

雍正

公、忠、能

 

雍正接见通过殿试的进士们,就“如何做官”为题,当场举了三个人的实例,归结为三个字,以为做官的楷模。

张廷玉的“公”。雍正表彰其“公”,是说他在其弟张廷璐“科场舞弊案”中,公私分明,与众官员“力保”(八王爷操纵)其弟不同,体谅帝王心思,秉公处理,大义灭亲,“力参”其弟,维护朝廷威严和科场公道。最后,雍正处决了张廷璐,“科场舞弊案”风波得以平息。张廷玉因其“公”备受雍正器重,供职军机处。

李福的“忠”。雍正表彰其“忠”,是说他在“科场舞弊案”中,忠诚于朝廷,忠诚于皇命,忠诚于自己的职责,讲政治、讲原则、顾大局、重责任,不与主监考大臣张廷璐同流合污,而是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维护朝廷威严和科场公道,确保为国家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李福因其“忠”备受雍正器重,接替诺敏出任山西巡抚。

田文静的“能”。雍正表彰其“能”,是说他在查处山西巡抚诺敏“欺世盗名”追缴欠款假政绩案中,从不能下手处下手,乔装打扮,明察暗访,一举揪出了诺敏这个假典型。此前山西巡抚诺敏为迎合雍正皇帝初登大宝急于政绩的心理,大搞投机,表现其山西政绩和三晋官员上下沆瀣一气声称在短短的三个月内

将亏欠十年的税银补缴完毕,造假账欺骗雍正,骗得雍正皇帝亲赐的“天下第一巡抚”牌匾。真相大白后,雍正处决了诺敏。田文静因其“能”备受雍正器重,擢升为河南巡抚。

雍正皇帝说,他用人就用“公、忠、能”之人,这样的人要大大提拔重用。表明了朝廷的用人导向和评价人才的标准。我们现在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虽说与雍正的用人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对干那些一心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公”臣们,那些对党、国家和人民事业的“忠”臣们,那些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效力的“能”臣们,还是应该大力褒奖和宣传,鼓励他们好而思进,励精图治,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再立新功。

 

牛运震

俭、简、检

牛运震曾为清雍正十一年进士,他在任甘肃秦安知县期间经常与友人书谈他的为官三字诀:“为县官有三字:一曰俭,薄于自奉,量入为出,此不亏帑不婪赃之本也:一曰简,令繁则民难遵,体亢则下难近,一切反之,毋若碎,毋拘执,毋受陋规,毋信俗讳,仪可从简简之,案牍可存存之,当无日不与百姓相见,而询其苦乐,惟可一切使民,虽峰世笑我以黄老,吾不易也;一曰检,天有理,人有情,吏部有处分,上司有考课。豪强在国将吾伺,奸吏在衙将吾欺。入一钱乙诸简,期勿纳赌:施一杖榜诸册,期勿滥刑。今日居室,吾仓库不畏后任;明日还乡,吾心迹可白友朋。”

做到俭、简、检三字就是好官,俭而不贪能行善政,简而不繁就不扰民,检而不纵就能约束自己的言行。正是以这三字为座右铭,牛运震成为众口皆碑的清官。据《清史稿·循吏·牛运震传》记载:他居官8年,县治民安,社会风气良好。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