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用户登录 | 设为首页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QQ:613116699           邮箱:613116699@qq.com
生活哲理
曾国藩:一个人的品质,看脸就知道
发布日期:2022-4-9  发布人:匿名  访问人数:220   收藏(0)

林语堂说:“生活的智慧在于逐渐澄清滤除那些不重要的杂质,而保留最重要的部分。”

深以为然。

世事繁杂,不经意间就会陷入消耗自己的杂事、琐事之中。

人生于世,想要有所作为,必得避开世界上最没用的两件事,一件是生气,另一件是抱怨。

 

 01 

生气,是最吃亏的事

禅语有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一个人开始生气,就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气。

曾看过一篇新闻报道。

有个老人在公园观棋。

下棋者屡屡出错,老人忍不住支招,但下棋者不理他。老人生气了,却没有离开,继续观战。

眼看即将走入死局,老人急得不行,又开始指点,下棋人还是不听。老人更生气了。

急上加气,老人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心梗突发,身体一歪,倒下了...

净空法师说:“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情绪是身体的报警信号。

人类已知的疾病中,超过80%都是由情绪引发的。而在伤及人体的各种情绪中,生气排在首位。

专家指出,生一次气,身体有六大器官会同时受伤。

这正是:百病皆生于气,脾气越差,身体越差。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人生在世,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介怀。

生气,是别人做错了,我们却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别人做了蠢事,我们却替他们表现出笨蛋的样子。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镜子很脏的时候,我们不会以为是自己的脸脏。但别人说了伤人的话,我们却觉得糟糕的是我们自己。”

生命可贵,放下别人的过错,对自己好一点。

余生不长,把时间留给最美的风景,一路走一路赏,且行且喜。

 

 

 02 

抱怨,是最无能的表现

有位作家说:“把时间花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看过一个职场故事。

一家服装公司召开年度总结会议。

一个店长抱怨道:“实体店价格太高,没人气,员工不想干,没法做了...。”

而另一个店长则平静地说:“房租、水电等成本确实高,但实体店可以试穿。我们将员工培训成个人形象顾问,往往一次能售出一整套衣服,口碑非常好。”

这就是白岩松说的:“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开始行动。”

抱怨,是一副毒药,一旦成为习惯,既苦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看过一则小故事。

禅师将爱抱怨的弟子带到湖边,舀了一杯水,放了一勺盐让他喝。

弟子大叫:“咸得发苦了。”

禅师把一勺盐撒进湖里,又舀了一杯水让他喝。弟子笑着说:“好清甜啊。”

师父说:“生活的不如意,就像这勺盐,它的咸淡,取决于承载的容器。一杯水?一湖水?你将如何选择?”

位置不同,格局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

人生就是如此。

你站在二十层楼往下看,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若站在二楼望去,却往往感觉破败不堪。

做人,若没有高度,处处都是问题;人生,若没有格局,事事皆可抱怨。

费斯汀格法则告诉我们:

“已经发生的事情,只占生活的10%;剩下的90%,都取决于你对所发生的事情的反应和决定。”

人生路上,或独行,或群居,都请舍弃抱怨,做自己的摆渡人,自能随行而安,随心而乐。

 

 

 03 

静气,是人生最大的福气

清代帝师翁同稣说:“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静,是一门功夫,越是遇到大事、急事,越需要心静。

看过一则小故事。

为躲避牢狱之灾,有个书生把祖传家书藏在一把特制伞的骨柄里,准备回乡下避难。

没想到,回家路上,伞竟被人拿走。

伞不值什么钱,可万一被人发现了家书,灾难随时会降临。

书生没有慌乱也没有抱怨。他仔细查看了所有包裹,除了雨伞,其他都没动过。

因而,他推测拿伞之人并不是偷盗,可能是路过时顺手牵羊拿走的。

于是,书生计上心来。他摆了个摊位,打出“旧伞换新伞”的招牌,一时间,换伞的人挤破了头。

终于,有个小孩子拿着一把旧伞过来,书生一看,正是自己丢失的那把。

《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心静,是人能够安定,能够思虑,最后有所得的基础。

正如故事中的书生,能够转危为安,就在于他能够静得下心。

人生一世,常常会面对十字路的选择,若心浮气躁,则往往会急中生乱,乱中出错。

《昭德新编》中说:“水静极则形象明,人静极则智慧生。”

水,静下来,能映照万物;心,静下来,才能体察入微。

静,是一门智慧。它能让人快速地屏蔽一切干扰,专注于大事、要事,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余生,养一份静气,涤荡灵魂。

或许你生气的,并非你感受到的;或许你抱怨的,并不是你看到的。心有静气,岁月静好;心若静好,福气自是绵长。

 

 

 04 

写在最后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

如果有本事能解决遇到的问题,又何必生气和抱怨呢?

遇到问题时,把毫无用处的生气和抱怨先放在一边,静下心来思考,反而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有本事的人,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本事和能力,而不是忙于生气和抱怨。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见过的景,就像食物和水一样喂养着你的修养。

一个人的修养外化于行,便会表现在人的相貌上。

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体现着你的修养。


01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个人的目光发自他的内心世界。从一个人的目光里,我们还可以读出他的修养。

人的语言可以造假,人的身份也可以造假,但是一个人的目光却是高度防伪的。因为一个人可以很容易改变他的服装,但是却难以改变他的目光。

据《世说新语·容止》记载:

当年曹操作为匈奴使臣,他自以为形陋不足以向远方强悍之国显示天威,特叫崔季珪代他充当大使荣色,自己则握刀立旁做侍从。

事后有人问使臣:“魏王如何?”匈奴使者回答说,魏王形态仪表倒也不凡,但是旁边那位目光炯炯有神的握刀人才是真英雄。

善良的人,会发出自己纯净、善良的目光,去辨真伪,发现美,择良美。

而心术不正人,眼睛是不能掩饰他的丑陋的,一个人长得再漂亮,若是眼睛里藏着邪恶,那么此人定不是善类。

曾国藩在《挺经》上也说:

“瞭则胸中正,眊则胸中不正。黑珠黄者有胆;淡黄、深黄数道分明者胆大而多智”。
  

 

大意是:眼睛明亮的人心术正,眼睛看不清楚的人心术不正。眼珠带黄色的人有胆量;眼珠中淡黄、深黄色几道分明的,胆量大而有智略。眼睛朝上的人傲慢,朝下的人内心有忧虑,偏头旁视的人心怀不轨。眼神安定而像流星闪电的人会大贵,眼神乱动而大声说话的人令人讨厌。


大意是:眼睛明亮的人心术正,眼睛看不清楚的人心术不正。眼珠带黄色的人有胆量;眼珠中淡黄、深黄色几道分明的,胆量大而有智略。眼睛朝上的人傲慢,朝下的人内心有忧虑,偏头旁视的人心怀不轨。眼神安定而像流星闪电的人会大贵,眼神乱动而大声说话的人令人讨厌。

所以,看脸识人时,眼睛里藏着真相,正邪都藏在瞳仁里。


02
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他曾说“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在其成就一生功业的过程中,看人面相之术发挥了很大作用。

曾国藩还曾根据观人之法,作了一个口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要挑选门人,有三人前来。

曾国藩分别看了三人一眼,李鸿章问曾国藩对这三人有什么评价,曾国藩说“左侧之人可小用,右侧之人不能用,中间之人可大用”。

李鸿章问其原因,曾国藩说:

“左侧之人,眼神躲闪,畏畏缩缩,不敢与我对视了,中间这个,我看他一眼,他也堂堂正正的打量我,说明此人心胸气魄宽广;而右边那个人,左顾右盼,神色不端”。

曾国藩说的中间可大用之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台湾巡抚刘铭传。

俗话说:“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曾国藩对人才的识别,正是通过一个人的眼睛和外貌动作看出来的。

人的灵魂是可以反映在相貌上的,就像中医的“望闻问切”一样。人的脸,连着人的情绪,而人的情绪又反映着人的修养。

有人认为,看脸识人太武断,是一种偏执,没有理论依据。

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具备曾国藩那样的非凡的识人能力。一个人有没有修养,都写在脸上。

网站简介 | 免责声明 | 广告与合作 | 苏ICP备14031931号 |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综合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