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学》(台湾一品文化出版社2008年出版)是台湾犯罪矫正协会理事长、台湾“法务部矫正人员训练所”所长、台湾“法务部矫正司”原司长黄征男先生编著的监狱学理论、实务与对策的专著。黄征男先生认为,监狱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犯罪人犯罪矫正的理论”,是研究矫正机构的组织、原理、制度、管理、设施及收容人生活态样、感化处遇计划及矫正对策的综合科学。它包括了犯罪人犯罪矫正的本质与模式、矫正机关设置的目的、建筑形态、感化教育、戒护管理、技能训练、卫生医疗、给养保健、再监权益、假释审核、违规惩处、出狱更生保护衔接以及未来矫正发展对策等内容。
一、监狱学的发展成因
监狱学一词是由英国学者于1777年首先提出来的,是基于刑事司法思想的不断进步,促使监狱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监狱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的基础是:狱政改革呼声强烈,刑事政策发生变化,人权观念不断进步,罪犯改造的社会责任成为共识,以及国际社会对监狱工作的逐步重视,成为了产生监狱学的共同基础。
二、监狱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监狱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诸多领域,主要有:
(一)监狱学与犯罪学的关系:监狱学是犯罪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分。
(二)监狱学与刑事法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三)监狱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监狱学的研究是充实刑事政策的重要环节,与刑事政策的发展息息相关。
(四)监狱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监狱学与社会学在探讨犯罪原因、抗制犯罪的对策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五)监狱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在监狱学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监狱学与医学的关系:医疗模式对监狱矫治影响深远,医学连带引起监狱学家对犯人矫治与处遇计划的重视与研究,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七)监狱学与建筑学的关系:监狱建筑要掌握犯罪的趋势和未来发展动向,因此监狱建筑与矫正思潮是相辅相成的两大学科。
(l`)监狱学与电子学的关系:监狱运用电子设备以加强管理及矫正工作全面电子化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所以电子学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三、犯罪矫正的本质与模式
(一)犯罪矫正的目的。犯罪矫正包含两种意义,其一是“改善”,即对已判罪服刑人员的反社会J性人格进行改造;其二是“监控”,即对未决犯实行监控,以达到诉讼顺利进行的目的。
因此,矫正工作应当包含社会的各种合法反应以抗制犯罪行为,应当包括矫治计划、过程及机构等。
(二)犯罪矫治的功能。
1.应报:犯罪人为其犯罪行为所带来的损害付出相同的代价,现代应报观念包含三个部分:(1)透过正式刑事追诉;(2)平衡;(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2.吓阻:使犯人(包括社会潜在犯人)感受到刑罚的威严而不敢再犯罪。吓阻又可以分为“特别吓阻”和“一般吓阻”。
3.隔离:把罪犯与社会隔离开来,包括过去的流放和现在的监禁、死刑等,分为“实质隔离”(透过监禁隔离)和“拟制隔离”(透过科技隔离)。
4.矫治通过教育、治疗等手段使罪犯回归社会生活。
5.重整:指犯人与社会关系的修复,即通过监狱矫治使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6.修复:指犯人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对被害人的损害赔偿及补救措施。
(三)犯罪矫正模式。随着刑罚理念的不断发展,犯罪矫正的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1)惩罚(应报)模式;(2)矫治(感化)模式;(3)医疗(治疗)模式;(4)社区(重整)模式;(5)正义模式。台湾的犯罪矫正哲学取向倾向于矫治模式,但并非是完全的矫治模式,还带有惩罚模式的色
彩。
四、犯罪矫正机构
广义的犯罪矫正机构包括:监狱、少年辅育院、技能训练所、戒治所、少年矫正学校、看守所、留置所、少年观护所、观察勒戒处所。前五个隶属于“法务部”管理,后四个隶属于台湾“高等法院检察署”。狭义的犯罪矫正机构专指监狱、少年辅育院、技能训练所及戒治所。
(一)监狱:台湾现有24所监狱。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普通犯监狱、青年犯监狱、女犯监狱、病犯监狱、吸毒犯监狱、累犯监狱、隔离犯监狱、外役监狱和接受调查监狱等十类监狱。
(二)技能训练所:为执行强制工作及戒训处分的场所,目的是训练受处分人谋生技能和养成劳动习'质o
(三)戒治所:即戒毒所,对继续吸毒或五年内再犯者进行戒治。
(四)少年矫正学校:针对少年受刑人及感化教育受处分的少年,进行教育矫正,促其改过自新。
(五)少年辅育院:专门收容少年法庭判处感化教育的犯罪少年。
(六)看守所:羁押刑事被告的场所。
(七)少年观护所:了解少年犯人经历和品行供少年法庭审理,并对其进行矫正身心,回归社会的教育。
(八)观察勒戒所:针对施用毒品的人进行观察
(九)留置所:对于有流氓嫌疑而被法院移送裁定的人,进行关押的地方,时间为一个月,最长不超过两个月。
五、矫正机构建筑形态与式样
(一)八卦型:中央控制台位于八角形中央,舍房沿八角边面向中央台配置。优点是:(1)所需看守人员少;(2)动线简捷,支援容易;(3)视线清晰。缺点是(1)回音大;(2)受刑人容易互通信息及传递物品;(3)采光通风不好;(4)动线过多且集中,管制不易。
(二)电杆型:以中央走道为主轴,舍房对称分布在两侧,平行排列。优点是(1)整齐划一;(2)通风采光好;(3)经济省钱;(4)部分建筑外壁可以取代围墙的功能。缺点是(1)动线较长,不易支援;(2)戒护死角多,不易监控;(3)分区不明确,户外活动场所易受干扰。
(三)田字型(四方形):由两组相互交叉成十字形的舍房所构成的建筑形态为主轴而辅以连接十
字型房舍成为田字型建筑。优点是(1)动线简捷,支援容易;(2)视线好;(3)通风采光好;(4)部分建筑外壁可以取代围墙。缺点是:(1)分区不明确;(2)户外活动场所易受干扰。
(四)菱形:以中央走道配合中央控制台为轴线,各菱形区为轴线呈45度排列的建筑形态,各菱形区内围墙构成四个独立的户外运动场所,适合高度安全管理的监狱。优点是(1)分区明确,易于管理;(2)有独立活动场所;;(3) r}音效果好。缺点是(1)动线较长,不易支援;(2)视线较差,不易监控;(3)建筑成本较高;(4)所需人力多。
(五)日字型:以相互连接的数栋场所,构成日字型的建筑,适合中度罪犯的关押。优点是(1)动线明确,支援容易;(2)易于管理;(3)通风采光好。缺点是(1)两个中央台,需较多人力;(2)有死角,中央台不易监控;(3)遇暴动时人犯易于联系。
(六)扇形:以中央控制台为中心,各场舍像扇子展开一般放射,各场舍走道均与中央控制台连
接。优点是(1)动线简捷,易支援;(2)视线好;(3)所需人力少;(4)分区明确。缺点是(1)占地空间大;(2)靠近扇型轴心部分舍房通风采光差。
(七)回字型:以相互连接的四栋建筑形成一密闭式、四方形的建筑形态,各区中央为运动场所。优点是(1)分区明确,易于管理;(2)通风采光好。缺点是(1)各区分立,需人较多;(2)相互支援不易;(3)中央台无法全面监控。
(八)乡村型:指舍房相互连接成传统四合院农庄式建筑,无围墙无岗哨,适合低度安全管理的监狱。优点是(1)环境自由度高;(2)通风采光好;(3)易于在各种地形建立。缺点是(1)占地多,不经济;(2)动线过长,不易监控。
(九)学校型:其建筑有如学校,适合低度安全管理的监狱。优点是(1)通风采光好;(2)环境单纯,有利教化。缺点是(1)占地大;(2)动线长;(3)人力需求多。
(十)都会高层型:在一栋大楼中,各楼层规划收容人的场舍,楼层之间层层关卡,楼层顶楼安装铁丝网。优点是(1)土地利用率高;(2)管理员动线最少;(3)设备精练;(4)通风采光好;(5)视野好。缺点是:(1)分区不易;(2)动线设计规划难度大。
除了以上内容外,台湾的《监狱学》还有大量实物方面的内容,对监狱的许多具体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主要有:
(1)矫正机构收容人数情况分析;(2)矫正机构调查分类制度的创新与变革;(3)矫正机构教化辅导业务检讨;(4)假释制度现况分析与发展;(5)矫正机构作业与技能训练业务剖析;(6)矫正机构医疗业务检讨与对策;(7)监狱受刑人人权探究;(8)矫正机构戒护事故分析与防范对策;(9)矫正机构人犯管理及囚情动态的掌控与评估;(10)监狱社会与次级文化的探讨;(11)女性受刑人在监生活探索与处遇对策;(12)少年矫正学校的设置与发展;(13)毒品犯、毒品犯罪与戒治对策;(14)强制工作制度的发展与创新;(15)矫正机构民营化的可行性探讨;(16)社区性处遇制度的探讨;(17)矫正机构领导与经营管理策略;(18)当前重要的矫正措施与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作者简介:沈白路,男,江苏启东人,中国监狱学会副会长。
摘自《监狱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