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林妙可的印象依旧停留在2008年,她在一夜之间被捧上神坛。而不幸的是,距离所谓正常的童星轨道,林妙可比人们预想的偏离得更远。当年的“假唱”风波成为她招黑体质的起点,即使这个锅似乎不应该由当时8岁的她来背。但之后的为助孕基金站台、酒吧走穴、13岁与大叔拍感情戏等负面新闻,渐渐阻挡了她的“洗白”之路。甚至,渐渐长大的林妙可也无法继续凭借外貌赢得好感,不如小时候可爱的长相,以及并不时尚的穿着打扮,反而加剧了人们对她的嘲讽。
就在人们嘲笑林妙可土气的装扮时,殊不知这也是大部分普通女生都曾会有过的时期——不够漂亮、不会打扮、不懂时尚。只不过林妙可在人们心中并不是普通女生罢了。人们期许的林妙可,应是或像关晓彤那般青春时尚,或像徐娇那般个性十足,或像杨紫那般有实力作品加持。高起点和高曝光使人们忽略了她普通女孩的属性,也使期许渐渐变成一种苛责。
关注和怀疑、赞誉和诋毁往往相伴而至。林妙可站在了闪亮的镁光灯下,却未能有足够的天赋和实力兜住这些声音。高考残酷,谁不知道呢?而人们仿佛乐于看到她被拉下2008年的“神坛”,北电落榜似乎也正印证了人们心中的想法:看吧,她果然不行。
不止围观的人们还停留在2008年,林妙可和其背后的家长亦是。如果说8岁时天真烂漫的笑是会赢得夸奖的,17岁的摇头晃脑则更像是她沿着幼时的印记在镜头前的惯性表演。林妙可在童星之路上“失败”的根源早已被指向了她背后如影随形的家长。因为参加了举国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顶着这个光环,她成为家长心中的“骄傲”,仿佛拥有了无限精彩的未来。可成为明星的概率之小,看看明星人数在十几亿人口中的比重就知晓了。而林妙可的人生亦被大人的期许和欲望裹挟着,走上了一条似乎并不适合她的道路,丧失了本该有的样子。
有声音感叹林妙可的“失败”是“国家级童星的抛物线式陨落”,其实这更像是短暂虚火过后回归了本来面貌和真实价值吧。网上的恶意总是产生得很容易,被群嘲的林妙可也不过是围观群众的谈资罢了。除了围观群众,林妙可自己也该从2008年走出来了。站上了鸟巢的舞台,却不一定要一直活在“开幕式女孩”的光环下。祖师爷没有赏娱乐圈这碗饭,却还有另外的诸多选择。
翻过奥运会这一页,成长路还长。按照合适的路走,或许也会收获更多宽容和赞许。2008年另一个幕后献声的女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开幕式女孩”的价值被榨取了八年多,也是时候该停一停了。从国家级童星到17岁女生,纵使没有了闪光灯的照耀,走出童年的林妙可却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禾之